第1章 天幕出现

秦朝,咸阳宫。

秦始皇嬴政正在与蒙恬商议长城扩建的事宜,虽然如今天下一统,但对内尚有六国余孽聚集,对外匈奴时常进犯,大秦需要的安定任重而道远。

“陛……陛下,外面……”

因为是前所未有的景象,哪怕是身经百战的护卫们也难掩眼中的震惊,从前稳重惯了的人也有些结巴。

侍从话没话说,但殿内的诸官都已经听到了那响彻云霄的滚滚雷声,如此声势浩大,让人想不注意也难。

蒙恬蒙毅护卫于始皇左右,李斯位于身旁,其余人虽然也很好奇外面到底发生了何事,但陛下尚未下令,他们也只能等待。

“走吧,随朕出去看看”

嬴政踏着沉重的步伐走出殿门,他已经许久没有好好就寝了,如今天生异象,那群六国余孽怕是又有话说了。

始皇揉了揉疲惫的眉眼,下意识按压太阳穴。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且看,这上天降下的到底是福还是祸?

而这样想法的不止始皇帝一人,当权者尤其是某些皇帝,本就相信鬼神之说的他们,面对仿佛神明发怒的景象心中恐慌不已,他们祈求长生不老、国泰民安、江山稳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唐,李世民原本正和他的老伙计魏征对峙呢,虽然可能自己并没有太大胜算。

听到外面有异象,赶忙找台阶下,啊,有什么样的异象,让他看看。

魏征哼了哼,并没有抓着人小辫子不放,他也想看看这般声势到底是出了何事。

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尉迟敬德等人也早已对这每日上演的一幕见怪不怪,随即跟着自家皇帝陛下来到殿外。

李世民看到天空出现的那块巨大的光幕也是有些吃惊,但他是谁,大唐皇帝,怎能这般没有见识,更不会跪地祈求神灵饶恕,对于他来说,信鬼神还不如拿出实际的治国策略,那才是真正为民办事为国效忠的。

大汉时期。

刘邦听着底下众大臣争论不休,他不耐的皱起眉梢,正打算让众人停下,就被外面的未知情况打断。

殿外的情形即便让他们没有走出殿门都听得见,都用不上赶来禀告的侍从了。

上首的皇帝不羁的甩了甩长袍,带着众人移步户外,身后的大臣面面相觑,他们正讨论朝政讨论的热火朝天呢,突然被人,不,被老天打断,还真新鲜。

当看到天幕的时候,即便平生早已见过了大风大浪的他们,此刻也有些拿不准现在是什么情况。

刘邦漆黑的眸子紧盯着天幕,明明灭灭,他也有些好奇,这块光幕能带来什么,神仙手段嘛,那对大汉又将有怎样的改变?

汉文帝时期。

刘恒抱着刘启同样站在巨大光幕之下,他身为高祖的第四子,如今吕后已死,大汉的基业需要休养生息,但他相信,他的儿子定然可以做好!

小小的刘启被自己父亲抱着,看向天幕的神色满是好奇。

汉武帝时期。

刘彻此刻十分高兴,早知道匈奴犯边的事情从很早就开始了,哪怕强大如秦朝,也是修长城防御工事,匈奴人和中原早已是水火不容之势。

但今时不同往日,他手中有卫青这员猛将,今日也是封卫青为长平侯而置办的庆功宴。

从今之后,他大汉的威名必定传遍匈奴内外,让匈奴人“谈青色变”,再不敢进犯中原大地!

其余众臣虽然有些羡慕卫青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但人家是有真本事,骑奴又怎么了,没看自家陛下那股稀罕劲儿。

而对于封侯拜相有执着的官员比比皆是,李广更是双眼泛红,至高荣耀啊,什么时候他也能取得这样的奖赏。

而众朝臣不知道的是,将来不止有卫青一人,更多的人才被挖掘出来后,大汉朝臣不得不陷入一个卷生卷死的无限循环。没办法,天赋不够,只能努力来凑了。

但现在对于如今的大汉来说,一个卫青足以让他们鼓舞军心了。河套地区一直是他们的心病,但卫青却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和英勇顽强的毅力将其控制了,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

所有人众志成城,他们相信在未来,定然可以歼灭匈奴人!

在天幕出来的刹那,卫青等人连忙护在汉武帝身侧,毕竟,那巨大的光幕实在是令人闻所未闻。

刘彻鹰隼似的眼眸紧盯着这天外来物,虽然他迷信方术,渴望长生不老之术,就像那曾经的始皇帝一样,但他自己心中又何尝不知道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妄想。

若是真有长生不老的丹药,那从古至今怎会无半点痕迹,但总归是一种期望,如今,这意外之物莫非是上天来施展神通帮助他大汉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