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无声的宣传

皇帝们看到“美国”两个字十分好奇,难道这个国家特别美?

但从这句话听起来,仿佛这个美国对于后世是极其防备的。

而难民的涌入和泛滥降临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无法接受的,因为面对生死的抉择,他们不会受到平常人的规则约束。

但皇帝们很好奇,如后世那般繁荣强大的国家居然也会有这样窘困的时候。

清朝皇帝们正想嘲笑,却冷不丁的下一刻听到天幕提起他们。

【三年前,年仅四岁的光绪刚被扶上皇帝的宝座。

随后,中国爆发了导致1300万人死亡的丁戊奇荒。(公元前180年-公元1874年)在此之前的2000多年里,所有死亡万人以上的巨灾导致死亡总数约850万人。

这场特大旱灾饥荒席卷山西、河南、陕西、直隶、山东,持续长达4年,受灾饥民2亿,占全国人口半数。】

嘶!

光是听着这庞大的数字,古人们心中涌现巨大的恐慌,十人百人尚且好说,这上万人甚至上亿,可如何是好?

注意到那不一样的时间记录,人们想,或许这就是后世来演算他们的时代的方法。

皇帝们也被那大清的人口数量震惊了,受灾百姓占全国的一半,那说明这个大清的人口可是高达四亿,究竟是怎么做到的,不少皇帝们眼红得无以复加,他们做梦也想不到有这么多的人口。

但半壁江山的百姓都面临饥荒,这个朝廷在干嘛,为何不采取措施?

随着沉重背景的声音响起,画面上更是涌现了大量穿着粗布麻衣的普通百姓,稀疏的大锅粥面前是数不清的瓦砾碗,他们都在坚强的想要活下去。

这一刻,万朝的人心都狠狠的被揪住了,这么大的灾荒,人口数量庞大,或许,还会发生其他的事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有时候,一件坏事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它经历了沉淀最终爆发,而它引起的后果已经不再是最开始的表面状况。

沉重的氛围裹挟了每一个人,吃饱饭是他们最淳朴的想法,而活下去是最基本的欲望,若是命都没了还要钱粮来做什么。

无数灾民拖家带口,天幕画面上的人蓬头垢面,长长的队伍蜿蜒在道路上,不见尽头。

【2000万灾民被迫走西口,闯关东,或被贩卖在外地。

受灾最严重的太原府100万人,死九十五万人。

时任山西巡抚曾国荃记载:灾民“取小石子磨粉和面为食”或“掘观音白泥以充饥”,然而,“不数日间,泥性发胀,腹破肠催,同归于尽”;所有充饥之物耗尽后,“甚至有父子相食,母子相食,较之易子而食、折骸为尤酷”】

经历过五胡乱华的皇帝们更加心情沉重,原以为人吃人的现象在那混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想到在后面的朝廷治理下还会有这样的惨剧!

此刻,不约而同的,众多王朝对清朝这个人口繁盛的皇朝充满了鄙夷,人口基数大又如何,管理不好朝野和民间就是无能之辈,难怪先前天幕就说了这清朝灭亡的事实,如此不顾及民生,活该自取灭亡。

大清皇帝们面色十分难看,好不容易听到一个他们振奋的好消息,庞大的人口远超前面的众多汉人朝廷,但下一刻的大饥荒又让他们丢尽了脸面。

而且,一个幼帝登基,这对大清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民间发生这么大的事,那朝廷里的人在干什么!

康熙阴沉着一张脸,底下的众位阿哥们和大臣也是胆战心惊,这后面到底是怎么了,又是灾祸又是灭亡的,让他们来承受痛苦,太坑了。

望着他的众多儿子们,康熙想知道,这个光绪是他的哪个儿子的后代,而那时候的大清距离如今又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