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谣言粉碎

康熙斥责马齐,马齐咋办的?

马齐努力争辩,最后无话可说,就提前走了。

第二天,康熙说马齐昨天拂袖而出,身为臣子,竟然妄自尊大到如此地步,罪不可赦。】

听着明确事实,众人有一种被谣言误伤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只凭借一点掐头去尾的真相便大肆传播的后果吧。

但偏偏这样的传言史料更能让人有看头,传播到后世估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试问,皇帝和朝臣互相问候祖宗并大打出手,和因政事君臣不和,哪个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指定是前一个了,这样的大胆的标题才对得起编撰之人的狗胆雄心啊。

【在《清圣祖实录》中,记录了康熙问候马齐老祖宗这件事,可是,那是在事后,康熙要处罚马齐的时候才把他家的老底抖了出来,而不是当场说的。

况且,马齐也没回怼回去。

至于二人互殴的事情,中国的史料是没有记载的。

而在,朝鲜王朝的官方史书《李朝实录》中,有康熙单方面动手打马齐的记载,可是马齐没有还手。

你想想都不可能,这个故事发生的时候,它的背景已经是康熙后期了。

此时皇权专制制度已经非常高了。

马齐就是和康熙再要好,他又怎么可能不顾君臣之礼,不顾自己和九族的性命去骂康熙的老祖宗和动手打康熙呢。

你自己不要命了,你九族的命也不要了吗。】

万朝的人们表示赞同,不要小看了他们九族的羁绊。

谣言终归是谣言,大臣们在封建王朝中是不可能以下犯上的,当然除了一些权臣,但他们也会为了面上好看,更不会多加问候,还别说殴打皇帝。

小主,

康熙的脸色犹如浸染了油墨一般,朝鲜,呵呵,真是好样的。

自己的地盘不管理好,来操心他大清的事情,更别说后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具体史料,还是从朝鲜的记载中捕获的。

虽然身为帝王,他不可能如年少一般对昔日的玩伴那般放纵,但森严制度下的马齐不可能还嘴甚至动手,就算他真要打他,身为臣子的马齐也只能受着。

而被天幕反复提及的八阿哥和马齐只想天幕画面赶紧过去,不要再让他们出风头了,这样上天幕的机会他们真心不想要啊。

“哈哈哈,这大清鞑子的乐闻倒是让咱看的开心”

朱元璋控制不住的笑出声,此前憋闷的情绪总算有了抒发之地,虽然是假的,但不耽误他猜想看到天幕的清朝皇帝的脸色,肯定是阴沉的。

天家的笑话让天下人看见了,这是丑闻,关键还毫无办法。

而且天幕一开始便说了这是谣言,没有事实依据,只是编造的罢了,认真可就输了。

【而且,马齐是满人,他和康熙除了君臣关系外,还有一层主仆关系,更不可能以下犯上。

所以,这个故事应该就是有人综合了多方史料,或者说误读了史料,然后各种添油加醋,最终杂糅而成的。

有很多的虚构成分,并不是历史事实。】

『/爱新觉罗·哟呵/:康熙骂马齐可能,康熙打马齐有可能,马齐回骂没可能,争辩有可能,马齐回打康熙没可能,马齐格挡闪躲有可能!提前走人有可能,愤然离去可能性不大!』

『/翰墨/:清史稿你也信啊,再有马齐是康熙发小、同学,一块玩到大的,互知底细,相互骂,最后打架,真有可能,因为康熙老儿是真性情。

回复:

/麦克柯里昂/:估计不是互殴,是康麻子攻,马齐防。也是康熙单方面骂马齐,马齐不可能敢骂清朝皇帝们。

/春畅居士/:他要真敢打,侍卫直接就动手了,皇帝都来不及救他。』

……

康熙一时不知道天幕后世是夸他还是损他。

还有后世人说话也没个规矩了,他是皇帝,康熙老儿谁敢这么说他,还有那个康麻子,谁取的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