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称我做王爷了,还拿我当年的作为来做他自己的榜样,其中的用意不言自明。他心里只有那个南宋朝廷。
但我还是有些不甘心,追问道:“你是说,你还想回南宋?”
张孝祥毫不犹豫,眼神坚定地看着我,语气果断:“陛下,如果有机会,草民还要回南宋为国效力。”他的眼神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对南宋朝廷深深的眷恋和忠诚。
听到这个答案,我心里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对他这份忠义的敬佩。我看着他,心中感慨万千,摆了摆手,笑着说:“罢了罢了,我明白你的心意,你先去忙吧。”张孝祥再次向我行了个大礼,眼中带着一丝歉意,缓缓退下了。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我陷入了沉思。张孝祥的忠义,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抱负和理想,那份对国家和百姓的责任感,和他如出一辙。他在南宋历经磨难,却依然对南宋忠心耿耿,这份坚守,实在难能可贵。
而我,同样在南宋过的如履薄冰,但是最后放弃了坚守,选择了另一条路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我虽希望他能留在大理,为大理的发展出谋划策,但我也不愿意强迫他违背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和选择,他对南宋的忠诚,就如同我现在对大理的热爱一样。
张孝祥走后,我一人呆坐在凉亭。我下意识的摸了摸我的鼻子,这时刘文海的声音传来“陛下这是动了杀心了?”
我转头一看,刘文海正一个人站在凉亭外。
“我没有,只是有些复杂的情绪。”我有些失落的说道。
“兄弟,你我在一起三十多年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你一旦摸鼻子就是对那人起了杀心了。你已经在盘算怎么杀张孝祥了。”刘文海一边说一边走了过来。
我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有挽回的余地的,还有挽回的余地。”
刘文海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天意弄人啊。”
我默默的起身朝着学宫外走去了。
回到皇宫,我来到了高氏的寝宫。高氏见我眉头不展便让宫女抱来戴寿震。
戴寿震这小子现在也是虎头虎脑了,甚是可爱。高氏见我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便问道“陛下可是为朝中之事忧心啊?可否和臣妾说一说?”
我看了看高氏,这是我后宫中最有政治智慧的女人,或许她能替我想到办法收服张孝祥呢?
“我看中了一个人,想招其入朝为官。可是他不愿意,爱妃可有良策啊?”我拉着高氏的手和她一起坐到了床榻上。
“看来这人是一个心志坚毅之人啊,不然陛下也不会为此心忧。对这种人,臣妾的办法只有一个。”高氏说着说着就停了。
“哦?”我好奇的看向高氏。
“杀之,免得其被敌国所用。”高氏温柔的声音却说出了杀伐果断。
我微微一愣,但是还没来得及思考,高氏就朝我扑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