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月光透过窗棂洒在林诗雅的脸上,映衬着她疲惫而坚毅的面容。
她起身,走到窗边,抬头望向天际,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迷茫。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在门外响起,紧接着,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林大人,可否与你单独一叙?”
林诗雅听到慕容复的声音,心中一动,随即恢复了平静。
她转过身,看到慕容复站在门口,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而挺拔。
“进来吧。”林诗雅的声音轻柔而坚定。
慕容复走进房间,关上门,他走到林诗雅面前,目光中带着一丝担忧:“这些天,你辛苦了。”林诗雅轻轻一笑,眼中的疲惫似乎消散了不少:“还好,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你与刘大人的争执,我听说了。”慕容复说道,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他太过固执,怕是很难说服。”
林诗雅叹了一口气:“我知道。但他并非蛮不讲理之人,只是观念不同罢了。我需要让他明白,我们所做的,是为了国家的未来。”
两人在房间里促膝长谈,从科举的意义谈到国家的未来,林诗雅将自己对于人才选拔的理念娓娓道来,声音平和而富有感染力。
她不疾不徐地分析着科举制度的弊端,强调着德才兼备的重要性,以及对国家发展长远的意义。
慕容复安静地听着,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刘大人似乎也被林诗雅的诚意和远见所打动,他开始反思自己的固执己见,也渐渐理解了林诗雅的良苦用心。
他开始尝试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终于,他承认了林诗雅的观点。
“林大人,老夫明白了。”刘大人的语气变得柔和起来,眼神中也充满了敬佩,“你所言极是,老夫确实有些片面了。”
次日清晨,考官们再次聚集在商议室,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
刘大人主动提出,愿意接受林诗雅的选拔方案,并表示会尽全力支持她的工作。
其他考官见状,也纷纷表示赞同。
林诗雅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考官们达成了前所未有的团结。
正当林诗雅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时,李护卫突然神色慌张地跑了进来,打断了屋内和谐的气氛,他气喘吁吁地说道:“林大人,不好了,属下收到消息,王公子他们……他们准备在考试当天,强行安插人手进入考场!”
林诗雅听闻此言,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掉落在地,摔得粉碎。
她猛地站起身,目光如刀,直视着李护卫,语气冰冷地说道:“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李护卫语气急促,脸色苍白。
林诗雅紧紧握住拳头,指甲深深地刺入肉中,她感到一股怒火在胸中燃烧。
她原本以为,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没想到,权贵势力竟然如此阴险狡诈,竟然还留了这一手!
她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她语气低沉而有力,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所有参与此次选拔事务的人,即刻到议事厅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