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微微皱眉,陷入了沉思。片刻后,我冷静而果断地说:“密切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我们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在这场复杂的局势中占据主动。一旦有任何新情况,必须及时汇报。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充分准备,制定多套应急预案,确保我们在面对各种挑战时都能从容应对。虽说我们没有太多战争参谋专家的经验辅助,但我们凭借对局势的判断和过往积累,一定能做好万全准备。”
接着,我又看向国防部长韩靖,问道:“韩靖,军队的动员和部署工作进行得怎么样了?”
韩靖立刻站起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回答:“罗帅,军队已全部动员完毕,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出征。我们的战士们怀着满腔的热血和坚定的信念,渴望为国家和人民而战。在动员过程中,我们通过深入的思想教育和鼓舞士气的活动,激发了战士们的爱国热情和战斗意志。同时,我们根据朝鲜的地形和敌军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制定了详细而周密的作战计划。这个计划充分考虑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力求做到万无一失。此外,铁道兵部队的组建工作也在顺利进行,罗胜利已经在东北展开了前期筹备工作。他克服了重重困难,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铁道兵部队的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缺乏专业军事工程专家的指导,但罗胜利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探索,努力推动着各项工作。”
我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一定要确保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在战场上,士气就是战斗力的源泉,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要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和精神支持。同时,在铁路建设期间,要加强对铁道兵部队的保护,他们肩负着为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的重要使命。确保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顺利完成铁路铺设任务,这对于我们赢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
此次为出兵援朝,韩靖将部分部队改编,成立了东征第一集团军,在东北与朝鲜边境的丹东、集安、图们等地集结,总人数约6万人。其主要建制如下:
- 10个轻步兵营:每营约3000人,共人。他们是战场上的多面手,凭借着顽强意志,在山地、丛林等复杂地形中灵活作战。战士们通过日常训练以及实战摸索出独特战术,擅长抢占高地、扼守要道等关键地形控制任务,为集团军掌控战场主动权。战斗关键时刻,他们能迅速转换作战方式,或依托掩体进行精准射击,提供强大火力支援;或凭借熟悉的伏击战术,隐匿在暗处给予敌人致命一击;防御战时,他们众志成城,以血肉之躯筑起坚固防线 。
- 4个枪骑兵营:每营约1500人,共6000人。作为战场上的闪电利刃,枪骑兵们骑着矫健的战马,风驰电掣般执行快速机动和侦察任务。他们凭借出色的骑术和敏锐观察力,在战场周边区域穿梭,将敌军兵力部署、行动路线等关键信息及时传递回集团军指挥部。面对敌方步兵方阵,他们毫不畏惧,以排山倒海之势勇猛冲锋,利用战马冲击力撕开防线。当敌人溃败逃窜时,枪骑兵们迅速展开追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还常深入敌后,破坏敌人补给线与通讯设施,打乱敌方作战节奏。
- 2个特战营:每营约1500人,共3000人。他们是战场上的神秘幽灵,执行着特种侦察和敌后渗透等高难度任务。特战队员们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掌握了卓越的格斗、攀爬、潜行等技能。他们能悄无声息地深入敌人心脏地带,获取敌军战略部署、火力配置等重要情报;果敢地对敌方弹药库、指挥部等关键设施展开破坏行动;执行暗杀任务时,凭借精准的判断力和致命一击的能力,让目标无处遁形。在小规模作战中,队员们依靠高度默契的团队协作与随机应变能力,常常以少胜多,创造战场奇迹。
- 2个炮兵营:每营约1000人,共2000人。炮兵营是战场上火力的主宰,肩负远程火力支援重任。操作火炮的士兵从普通部队选拔而来,由于缺少资深火炮专家系统教导,他们只能在一次次实操练习中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战斗打响,当轻步兵和枪骑兵与敌人交火时,炮兵们迅速调整火炮角度,依据战场形势估算射击参数,及时用强大火力压制敌人,摧毁敌方火力点和工事,为友军进攻开辟道路。
- 2个工化营:每营约1000人,共2000人。作为战场建设的中坚力量,工化营负责工程保障任务。部队行军途中遇河流阻拦,他们凭借朴素力学知识和反复实践尝试,迅速搭建起简易却坚固的桥梁;面对复杂山地、丛林地形,他们挥动工具修筑道路,让部队和装备得以快速通行;战场上,他们争分夺秒搭建临时工事,为部队提供掩护;遇到障碍物时,及时清理排除;设施遭破坏时,迅速组织修复,确保战场设施正常运转。
- 2个勤务支援营:每营约1000人,共2000人。他们是部队的后勤生命线,默默为前线提供全方位支持。勤务人员凭借细心和责任心,精心组织物资供应,从武器弹药到食品药品,从被服装备到生活物资,确保每一样都能及时准确送到战士手中。医疗保障时,争分夺秒抢救伤员,安全后送重伤员;日常工作中,组织协调补给线,保障部队持续作战能力,是前线战士们最坚实的后盾。
尽管债券发行工作取得初步进展,可铁路建设仍面临资金、技术和人力等难题,出兵援朝也充满未知风险。但这些任务关乎国家命运和百姓福祉,我发誓无论困难多大,都要带领大明共和国走向胜利,让朝鲜半岛恢复和平,让国家繁荣昌盛。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虽缺少现成经验和专家指导,但凭借坚定信念、无畏勇气和不懈努力,我们定能书写辉煌篇章,向着光明未来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