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扶苏闻听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轻声道:“父君所言极是,但儿臣以为,能出现一个这样的人也是德国的幸运。”
秦始皇轻轻摇了摇头,沉声道:“不,太子。当一朝代渐趋衰落之际,必有若干忠勇之士挺身而出,欲挽狂澜于既倒。”
言罢,他将目光投向遥远的天际,思绪不知已飘向何方。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塞克特便已崭露头角】
【他亲身参与了众多激烈的战役,积累下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而当历史的车轮来到这个局势危急的时刻,塞克特更颇有一种临危受命的感觉】
【但是他也对得起这份期望】
【在当时那个政治局势混乱、社会秩序不堪的年代里,他凭借着自己坚定的决心,成功缔造了一支成为国家中流砥柱、被证明为同时代训练最佳、领导能力最强的军队】
【为了实现重新武装部队以及重振军人士气的目标,塞克特可谓是绞尽脑汁,想尽了各种办法】
【由于受到种种限制,军中既没有坦克,也没有高射炮,就用纸板、木料仿制,让士兵们在单兵演习时自称“我是某某排”】
【面对条约规定不许设立总参谋部这一严苛条件,塞克特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
【他果断将总参谋部进行拆分,并创新性地推行多长官制度,以确保军队的高效运转和统一指挥】
【此外,他还鼓励坦克等新型军事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为德国未来的军事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所有这一系列的举措,共同构筑成了冯·塞克特“十万陆军”】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缓缓说道:“朕看出来了,德国这时火气很大。”
站在下方的杜如晦拱手作揖,恭声应道:“陛下圣明,依微臣之见,此事背后还有英格兰等的默许。”
李世民轻捻胡须,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杜如晦所言,接着又若有所思地说道:“克明啊,此事远非如此简单。你且仔细思量一番,当德国正在全力发展之际,其他国家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