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英子学针灸

师父微笑着倾听着李宝儿的建议,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最终,师徒俩达成一致意见,决定按照李宝儿的设想逐步推进医馆的拓展计划。

卯时的晨光刚漫过慧养堂的鎏金匾额,药香中已混入艾绒燃烧的焦苦味。刘老先生立在堂前,灰白胡须上凝着晨露,手中三尺长的教鞭正点着青铜人像的"膻中穴":"此处若偏半寸,便是催命符!"

"英子,你来试针!"教鞭忽地转向东窗下打盹的少女。李英子一个激灵蹦起来,发间银针簌簌作响——这丫头竟把练习用的毫针当簪子使。

清晨的阳光柔和而温暖,洒在了那尊古老的青铜人像之上。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神秘。青铜像在晨光的映照下,散发出一种淡淡的青芒,宛如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仔细看去,这尊青铜人像身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穴位孔洞,细数之下竟有整整三百六十五个之多。每个穴位孔洞都细小得如同蚂蚁的足迹,令人不禁感叹古人工艺的精湛和细腻。

此时,英子正站在青铜人像前,她紧紧地捏着手中的砭石针,由于紧张,她的手微微颤抖着。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地哼起了一首自己编写的认穴歌:“曲池肘弯两寸找,合谷虎口叉叉瞧……”伴随着歌声,她小心翼翼地将针尖朝着其中一个穴位孔洞靠近。

就在针尖即将触碰到孔洞的一刹那,突然间,只听得“啪”的一声脆响,一根教鞭重重地敲在了旁边的案几上。

原来是刘老先生出手制止了英子的动作。他一脸严肃地说道:“停!你这是在绣花吗?扎针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针柄要先捻动三转,然后再缓缓刺入七分,留针的时候还要时刻观察病人的气色变化!这些步骤一步都不能马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