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分兵两路

一炷香时间后,他猛得卷起舆图,站起来提起立在墙边的长枪,来到城墙,看着城下孙家军不能说膘肥体壮,但看面色一定不是饿着肚子打仗,孙家军人比他们少,但粮草一定比他们多!

巧妇难为呀。

他定定看着长安方向,孙相文现在一定急行军往长安,心中焦急万分脸上却不能露出半分。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打破僵局,一旦粮草耗尽,士气低落,大军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于是,他决定铤而走险,寻找新的突破口。

抢粮!

夜幕降临,如墨的黑暗悄然降临大地,万籁俱寂之中,军营内却灯火昏暗但却一片忙碌的景象。炊烟袅袅升起,与夜色交织成一幅沉重的画卷。为了让即将出征的士兵们能有力气出战,伙夫们正加班加点地将军中所有的粮食精心做成紧实的饭团。

宋将军身着战袍,面容凝重,亲自监督这一环节。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这次出往的士兵每人分发三个饭团,虽然不多,却是目前所能提供的极限。他含泪看着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地接过饭团,默默地咽下心中的酸楚。没有酒,他便以水代酒,举起碗来,声音哽咽却坚定:“辛苦各位了,宋某无能,让大家在出征前还吃不饱,但请相信,我们定会共克时艰。今晚,拜托大家了!”

士兵们望着自家主将如此礼贤下士,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明白,将军的每一句话都是发自肺腑,他们是大将军的嫡系,大将军的艰难他们都明白。

他们含泪咽下口中的饭团,那简单的食物此刻仿佛变得异常沉重,承载着将军的信任与期望。“定不负将军厚望!”士兵们声音不高但却铿锵,声音中透露出无比的坚定与决心。

宋大将军身披银甲,亲自率领这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幽灵般悄然向东南方向突围。他们的步伐轻盈而迅速,每一步都似乎在夜色中隐匿了踪迹。然而,他的一举一动,却早已在李沛章那双锐利的眼睛和严密的监视之下暴露无遗。

李沛章坐在中军大帐中,灯火昏黄,却照不亮他眼中的阴霾。见宋大将军有所行动,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立刻命令麾下将士加强戒备,同时派出精明强干的斥候,如同暗夜中的猎鹰,时刻关注着宋军的动向,确保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宋大将军率领的一队在夜色中疾行,如同暗夜中的利箭,当他们行至一片幽深茂密的密林时,突然一分为二,如同狡猾的狐狸分散了猎人的注意力。一队仍然是宋大将军领队,继续沿着既定的路线突围;另外一队则由智勇双全的刘副将率领,悄无声息地藏在林中,先埋伏好,只等孙家军和他们的主力军战在一处,他们便偷偷潜到敌营,将那些堆积如山的粮草一举抢下。

一时间,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动地,箭矢如同密集的雨点般落下,将夜空点缀得斑驳陆离。宋大将军虽然勇猛无比,一身银甲在战场上熠熠生辉,但在李沛章的精心布局和严密防守下,也难免陷入了苦战,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三个饭团如何能支撑下如此强度的战斗。

刘副将牢记大将军的命令,他唯一的目标就是那些关乎胜败的粮草。他隐匿在密林之中,耐心等待着最佳时机的到来。终于,当孙家军几乎全部随着李将军前去迎战宋大将军的主力时,他看准时机,领着队伍如同猛虎下山般突击孙家军的粮草大营,行动出奇的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与此同时,安平率领后军的一队精锐骑兵也在日夜兼程地赶来增援。他们深知,此战关乎大局,不容有失,因此每一个人都拿出了十二分的力气,只希望能尽快赶到前线,与沛章会合,共同抵御宋军的进攻,扭转战局。

李沛章站在密林外的高地上,与宋大将军激战正酣。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如同战神降临,冲在最前线,激励着将士们奋勇杀敌。在他的带领下,将士们士气大振,与宋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每一声呐喊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最终,在沛章的顽强抵抗和巧妙布局下,宋大将军的兵士越打越没有士气,饥饿和疲惫开始侵蚀着他们的意志,肚子咕咕响个不停,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无助和绝望。

就在这时,城门上突然响起鸣金收兵的信号,清脆而响亮。宋大将军心中一喜,他知道这是刘副将已经得手的信号。他忙装着突围失败,率领着残部狼狈地退回城内。

而李沛章则趁机整顿兵马,得到亲兵的暗示,知道宋军已经成功抢走了粮食,心中顿时安定了许多。他安心地带领士兵返回营中,等待着安平后军的到来。他默默地数着日子,心中清楚,他只需要再坚守两天,等到后军赶到,胜利就将属于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