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或皱眉沉思,或低语商讨,每个人都试图在这场言辞交锋中找到自己的立场与答案。
辩论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针锋相对。
空气中弥漫着思想碰撞的火花,言辞激烈,论点交织。
争的面红耳赤,就差动手了。
林向安这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省城的学子,如此的斗志昂扬,每一个人都希望在辩论中压倒对方。
从他们的辩论中,林向安清晰地感受到,彼此对四书五经的理解已达深刻程度。
每当开口,要引经据典,破题有力,再用实证加以支撑,归谬反驳,最后升华辩论点。
辩论更像哲学问题。
毕竟,仁政与立法只是单一的视角,但人心复杂,情感纷繁,必须从多个角度去考量与权衡。
这种思辨的深度与广度,令林向安心中颇有启发。
这里的学子水准,与乌程县学相比,显然已经高出了一个层次。
林向安淡然一笑,侧过头看着段昊初、刘文昌两人说道,“多谢二位邀请我们来旁听,倒是醍醐灌顶。”
段昊初拍打着扇柄,笑道,“小事一桩,何必道谢。这里多是省府各书院的学生,亦有邀请绍兴、宁波等地有名才子,向安,可愿一试?”
听后,林向安眼中闪过一丝思考。
和他们对弈一番,亲自感受,倒也不失为一种锻炼。
“好,姑且一试。”
过了片刻,这个辩题接近尾声,张举人微微一笑,抚须总结道:
“此辩题讨论已久,诸位各抒己见,真是让人深感受益。
就如这茶筅击盏一声,仁政如茶香,礼法如茶筅。
若没有香气,茶盏便是空具其形;
而若没有形态,香气便会四散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