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天杀星来了(四)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百姓们就已经自发地起身开始干活了。杨峰起来后,看到百姓们都已经干了好一会儿了,心里又是一阵感动。这时,杨小毛却苦着脸,凑到杨峰跟前说道:“司令,这么下去,粮食耗费得可有点多呀。”

杨峰神色坚定,语气不容置疑地说道:“这都不是事儿。你拿上这些银锭,即刻前往丰水县,继续采购粮食和炸药。另外,告诉那些商人,我这儿还急需大批的布匹,不过要粗布就行。你瞧瞧,百姓们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的,实在不成样子,我打算给每人做一件衣服,让韩县长负责把这事儿安排妥当。”杨小毛听了,虽面露难色,但也只能无奈应道:“那好吧。”随后便带着人匆匆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了吃饭的时候,杨峰不经意间抬眼望去,好家伙,只见远处乌泱泱地来了一大群人,估摸有千八百口,他们手里拿着干活的工具,正朝着这边一路小跑过来。仔细一看,其中一些正是昨天回去的百姓,他们人还没到,声音就远远地传了过来:“杨专员,我们带人来啦!”

杨峰见状,笑着对身旁的桑坤说道:“瞧见了吧,这回都不用你去宣传,大家自己就踊跃来了。”桑坤也是满脸的欣喜,他手下那些工作人员更是一脸的惊愕。前几天他们费尽口舌去宣传,才来了两三百人,可今天仅仅过了一天,就来了这么多人。要知道,整个县城拢共也就两三千人,还包括妇女、儿童和老人,附近村子里的壮年男人本就不多,这下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怎能不让他们又惊又喜。

杨峰和桑坤赶忙让工作人员将这些百姓划分好各自负责的路段,有序地开始干活。部队的工兵则负责填埋炸药,随着一声声接连不断的爆炸声响起,那些原本阻碍道路的“拦路虎”瞬间被炸成了一堆堆碎石。百姓们当中有不少心灵手巧的人,他们把路边的护墙垒得既美观又结实。

石匠们充分发挥技艺,将那些形状不规则的碎石精心修整。小块的碎石被填入道路中间,大块的则恰好用来当作垒砌护墙的块石。百姓们齐心协力,拉着巨大的石碾在路面上来回滚动,把碎石紧紧压实,嵌入土中,这样一来,即便是下雨天,道路也不怕变得泥泞难行。不得不说,百姓们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随着道路一米又一米地向前延伸,百姓们脸上原本麻木的神情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洋溢着的笑容。负责记录的文书们也忙得不可开交,毕竟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他们得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只是他们都没注意到,有两位记者悄然来到了这里。这两位记者一到便马不停蹄地拍摄照片,还对百姓和路人进行采访。

一开始,杨峰并未察觉这两位记者的到来。很快,记者的身影进入了他的视线,此时他们正在采访桑坤。当得知眼前这个人就是县长时,记者们不禁露出疑惑的神情,上下打量着桑坤。如今的桑坤,早已没了往日县长的派头,原本笔挺整洁的中山装,换成了朴素的粗布衣裳,浑身沾满泥土,脸上还挂着汗水和污渍。记者再三确认道:“您真的是县长吗?”一旁的工作人员赶忙解释:“他就是我们桑县长。”记者听后,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道:“桑县长,您可真是一位为民请命的好官啊!修筑道路如此辛苦,您还亲自带头,实在令人钦佩!”桑坤连忙摆摆手,说道:“我这点算什么呀!您二位快看那边,那位可是咱们这三县的专员,您瞧瞧他,现在您能看出他是个高官吗?他还兼任着这三县的保安司令呢。”

两位记者闻言,顺着桑坤指的方向看向远处的杨峰。只见杨峰同样一身泥污,正专注地指挥着百姓和军人干活。一位记者赶忙举起相机,对着杨峰不停地拍摄,嘴里兴奋地念叨着:“原本听说这个杨专员是个‘天杀星’,杀得人头滚滚,没想到竟是一位实实在在为民请命的好官。”桑坤在一旁接着说道:“是啊,杨专员心系百姓,一心想着为咱们这穷地方谋出路,带着大家修路,就是想让大伙过上好日子。这几天,他和我们一起干活,吃的也是和百姓一样的粗茶淡饭 。”

两位记者快步走到杨峰身旁,满脸钦佩地大声说道:“杨专员,您可真是一位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牧民的好官呀!您做了这么多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祉的事儿,请问您此刻有什么感想呀?”杨峰神色淡然,语气沉稳地回应道:“我只记得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身为这一方官员,为百姓做事,本就是分内之事,没什么值得夸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