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在这里赶苍蝇

锁情扣 追风总会疯 2504 字 17小时前

荆州王住的地方与苍州之间,就只隔了一个冕泞县。

所以,韩蕾的飞鸽传书第二日午时,便到了清水县骆海的手中。

待看清封皮上那歪歪扭扭的“樽哥亲启”四个字时,她就知道是谁写的。

他不敢耽搁,立即又飞鸽传书,将信送往了北关。

望着信鸽消失在北方的天际,骆海摸着下巴喃喃自语:“这丫头,不会是又闹出什么动静了吧?”

此时的北关,烈日将蜂窝煤厂的铁皮屋顶烤得发烫。

赵樽蹲在新建的彩钢棚下,心不在焉地看着大胖头摆弄那些用竹子制作的水管。

工匠们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在厂区内回荡,空气中飘散着煤灰的味道。

蜂窝煤炉子在大胖头不折不挠的多次尝试下,终于弄出了一个成品,试用后的效果不错。

炉子的外形虽然看上去有些粗糙,但并不影响使用。

蜂窝煤炉子现在已交给了张世阳和一帮工部的工匠批量生产,等到今年冬天时,苍州的百姓就可以用炉子做饭取暖了。

张世阳带着工部工匠在赶制蜂窝煤炉子,从扶风县过来的工匠在忙着搭建几个彩钢瓦棚子。用于堆放从阴山送来的煤和让大家遮阴休息。

“赵樽,您看这个接头!”

大胖头满脸煤灰,举起一个精巧的竹制三通管,见赵樽没反应,又提高嗓门:“赵樽。”

赵樽恍若未闻,目光穿过蒸腾的热浪,落在南方天际。

他的心里正在担心韩蕾,拿在手上的青瓷杯边缘都被他捏出了裂痕。

虽然知道韩蕾已经到了荆州查看生意。但那丫头做事没轻没重,没有她的消息,赵樽心里放心不下。

“喂!你干嘛呢?”

见他发愣,大胖头凑到跟前,油光发亮的脑门上挂着汗珠。

“您这茶盏都要捏碎了,莫不是又在想……”

他故意拉长声调,挤眉弄眼的打趣道:“想咱们那位漂亮的嫂子?”

赵樽这才回神,瞥见茶盏上的裂纹,轻咳一声放下杯子。

“胡说什么。饮水入户的事做得怎么样了?”

“竹管接头已经改良三次了。”大胖头献宝似的递过三通管,“您瞧这榫卯结构,保证滴水不漏。就是……”

他挠了挠头,“这竹子经不住冻,要经常更换。”

“哎,算了吧!你将方法搞出来就行,至于管子……”

赵樽突然想起了韩蕾在清水县项目使用的PVC水管,如果用PVC管子入户,会方便很多。

“等韩蕾回来再说吧!她有一种不需要经常更换的管子。”

两人正说着话,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肖正飞又腰别着手枪,左腰挂着佩刀,高举着一截竹筒,大步流星穿过堆满煤块的场地。

“王爷!清水县急信!”

赵樽霍然起身,深蓝色衣袍带翻了一旁的茶盘。

他接过竹筒时,指尖几不可察地颤了颤。这封信虽是清水县送来的,但他却有一种直觉,觉得这封信是韩蕾的。

果然,火漆剥落的脆响中,一股淡淡的茉莉香飘散开来。那正是韩蕾惯用的茉莉花香水。

信纸展开,熟悉的措辞方式让赵樽唇角微扬,仿佛能看到那丫头娇俏中又眉飞色舞的表情。

韩蕾在信中说她现在很好,但因为荆州出现了大量的乞丐,戒严了,她暂时无法离开荆州,需等到解禁才能回来。

荆州王是个大善人,不但邀请他们住在府上,还施舍了许多银钱和食物给乞丐……

韩蕾的信看着只是一封普通家书,但聪明如赵樽,他立马就从信中获得了重要的信息。

一是,冠军侯府的案子惊动朝野,连荆州都已经戒严了。

二是,他让刘伯在京城聚拢的乞丐已到了荆州。

三是,韩蕾现在很安全,不但又要开一家醉仙酿,而且还躲进了荆州王府里。

四是,荆州王拿出银子和食物替他暂时养着那些乞丐。

看完书信,赵樽放下心的同时,又失笑不已。

这丫头,居然连躲进荆州王府里这样的办法都能想到。他也真是服了她了。

看着赵樽突然发笑,肖正飞疑惑道:“王爷,可是王妃的信?”

跟在主子身边多年,他知道赵樽是一个清冷的人,平时那俊逸的脸上很少出现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