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众人正在上楞,林场招工办主任孙林海找到了父亲说:“许殿英,你说的那几个人什么时候到?”
父亲回答:“昨天我刚往老家去了信,告诉他们越快越好,这离老家挺近的,估计有个四五天人就来了。”
孙林海道:“行,人来的时候,你把他们带到林场招生办。”父亲答应了一声:“好嘞,孙主任,人来我就给你带回去。”孙林海点点头走了。
第二天早上八点多,专运线甩了一溜火车皮,梁育才对大家说:“今天都别上楞了,一起装大火车,八个人装一个车,要在晚上五点钟之前必须装完,车站五点半就来挂车,大家一定抓紧时间。”
父亲几人把火车皮推到楞垛前面,火车皮车帮太高,必须把六米长的跳板接成三节,搭在车帮上,每个跳板接头下面都有一个马凳,把跳板固定在马凳上,三节跳板从车帮一直搭到地面。
父亲四人抬起一根原木顺着跳板往车上走去,车帮离地面近三米高,四人战战兢兢的走了上去,到了上面直眼晕,四人把原木中间放在车帮上的横担木上,看车的在后面两手抓住原木头,待几人下了车,把原木用力一悠,原木掉在车厢里。
一开始上跳板走到高处时,几个人都有点眼晕害怕,接着又抬了几根原木,上下走了几次就顺过来了。几人加快步伐,这四个人刚撂下木头下来,那四个人又抬着木头上去了。
两个多小时以后,第一节木头装完了,火车皮车厢很长,四米长的原木能装三节。几个人把跳板卸下,把车皮往前推了几米,又把跳板搭上。这时已经快十二点了,该吃午饭了。
梁育才对大家说:“晚上车站来挂车之前怕装不完,大家就别回去吃饭了,抽根烟,歇一会儿,一口气装完吧。”
大家也怕装不完,也没说别的,歇了一会儿,又开始装第二节。一直装到晚上五点多,才把一车皮原木都装完。众人刚撤下跳板,火车站就来挂车了。这一车原木,装了足足有六十多立方米,而且是一气装完的,中午饭都没吃。几人又累又饿,都坐在原木上不想动。
梁育才看到此景,对大家说:“你们是第一次装大火车,而且是一口气装完的,中午饭都没吃,肯定又累又饿了吧?”
众人累的懒得搭腔,没人说话。梁育才接着又说:“怎么?没人理我?那我可一个人喝酒去了?今晚我本打算犒劳犒劳你们,请你们喝酒,你们没人理我,我只好一个人去了。”说着就要走。
众人急忙拉住他说:“别、别、别、梁队长,你一个人喝酒多没意思,还是大伙在一喝酒才热闹。”
梁育才笑骂道:“看你们几个人那熊样?刚才还没人理我呢,一听说我请喝酒,嘴都咧到耳根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