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从老东家回来以后,看到大姑家的仓房里放着很多编筐,质量和样式虽然没有父亲编的好,但也能自成一家。他问大姑怎么不拿到集市上去卖,大姑回答说等攒够一车再去卖。
父亲又去河边割了不少柳条,他想利用剩下的时间,帮助大姑家设计一些样子新颖的编筐。于是,他每天又忙活起来,很快的,家里人都掌握了新式编筐的技巧。
转眼间,到了快要返回去的日子了。这天晚上,父去找海生商量回去的事宜。
海生照例住在岳父家里,虽然他挣够了给父母盖新房的钱,并把钱都交到爸爸手里。还劝说他要盖两间砖瓦结构的新房,爸爸满口答应,可他心里是舍不得盖砖瓦结构的新房。在海生走后,他和海生妈两人脱了些土坯,晒干后,雇了几个帮工,用半个月的时间盖起两间土坯房。虽然没有砖瓦房那么气派,但住着也颇舒服的。
新房盖好后,海生爸还剩下不少钱,他打算海生回来后,再把剩下的钱还给海生。毕竟海生也成了家,而且海生当初给自己盖新房钱的时候,小晴并没有反对,他不想给海生留下把柄。
父亲和海生商量好了,两天后出发,回大兴安岭图拉河林业局。
第二天清晨,父亲早早醒来,他决定再去村子周边走走看看。沿着儿时走过无数次的小路,他来到了村后的小河边。河水依然清澈见底,河底的石头和小鱼清晰可见。
他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拨弄着河水,回忆起小时候在这里捉鱼嬉闹的场景。就在这时,他发现河边有一些奇怪的痕迹,像是大型动物留下的脚印。父亲心中一惊,难道村里进了野兽?
他顺着脚印的方向走去,发现原来是邻村走失的一头牛。于是他赶紧联系了邻村的村民,帮忙把牛送了回去。
这件小事之后,父亲愈发珍惜在家乡剩余的时光。离返程的日子越来越近,他每天都会花更多时间陪着家人聊天,分享着大兴安岭的新鲜事,也倾听家乡的家长里短。终于到了离开的那天,亲人们都来送别,父亲眼含热泪踏上旅程,他知道,无论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他心灵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