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一大早,两人又往河边走去,快到的时候,远远的就听见河里传来扑通扑通的声音。
梁育才兴奋的一边跑一边大声的喊道:“上钩了,上钩了。”父亲也异常兴奋,也迈着大步往河边跑。
两人跑到河边,只见河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鱼尾扑打着河面,并激起一人多高的水花。
梁育才对父亲说:“咱俩别着急,反正鱼上钩了,就让它折腾去吧,它跑不了,折腾累跑,它就老实了。”
父亲紧张的盯着河面,生怕这条鱼跑了,梁育才却稳坐钓鱼台,一脸轻松的样子了。
梁育才把父亲拉到地上坐下,告诉他别着急,鱼跑不了,等一会儿它就老实了,父亲见他说的认真,也就不再着急了。
果然,一个小时后,水面恢复了平静。父亲以为鱼跑了,伸手拉了一下钩绳。一股大力传来,它赶紧撒手。
梁育才站起来,拉了一下钩绳,那条鱼又扑通起来,不一会儿又老实了。梁育才又拉了一下钩绳,它又扑通一阵。就这样来回溜它,最后它实在没力气了,再拉钩绳,它也扑通不动了。
两人这才用力往岸上拉钩绳,把鱼整个拉岸上,果然是条哲罗鲑。身上的鳍和尾都发红了,足有三四米长,目测一下,这条鱼不下一百二十斤。梁育才把鱼钩从鱼嘴里摘下来扔到一边,蹲在地上看了一会儿。
两人发了愁,怎么把它弄回去呢?父亲说:“还是像黄泥河那条鱼一样,剁成小段卖。
“先别剁了,弄回去再说。”梁育才围着鱼转了两圈。“有办法了。”
他捡起鱼钩,把钩绳弄断,然后用绳把鱼头绑上,又把鱼尾绑上。又去林子里找了根木杆,穿到绳里,两人一前一后的抬起鱼来往回走。这条鱼虽然有一百多斤重,可两人抬它还是不费劲的。
两人刚进林业局,就被一群人围上了,众人看着这么大一条哲罗鲑,眼中满是惊叹。有人好奇地问:“你们在哪钓到这么大的鱼啊?”
梁育才说:“就在图拉河里。”众人一阵惊讶,“图拉河里还有这么大的鱼吗?我长这么大还头一次看见这么大的哲罗鲑。”
两人把鱼抬到市场,众人都围了上来,有人说:“把鱼分割了卖吧?这么大的鱼整条卖,谁也买不起。”
父亲看了一眼梁育才,他正待答应,从远处开来一辆吉普车,梁育才认识这辆车,这是林业局的干部专用车。
吉普车到了两人跟前停下,从车上走下一个年轻人,他叫王山,是给林业局干部开小车的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