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和峤来了。他身着一袭素色长袍,步伐沉稳地朝营帐走来。当他来到邵明珠的帐前,便看到三十多位军官围坐在一起,正吃得热火朝天。那油泼辣子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进了和峤的鼻子里,他忍不住咽了咽口水。邵明珠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和峤,赶忙走过去,热情地将和峤请了过来,说道:“老大人,来得正好,一起吃点。”说着,便让人给和峤下了一碗面。
一众军官吃的正香,见到和峤,都是不撂碗筷,只是半起身跟他点了点头。和峤赶忙说道:“大家赶紧吃,不用那么多礼节,这些日子大家都辛苦了。”随后,和峤也端着面碗一点架子都没有也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他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子卿你这手艺,果然名不虚传,好吃得很呐!”
待和峤吃了几口面,稍稍缓解了馋意,邵明珠说道:“老大人,您来的正好,我正想找您商量下一步的行军路线。如今局势复杂,石勒随时可能来袭,我们必须谨慎行事。”和峤点了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说道:“子卿所言极是。我也正为此事而来。依老夫之见,我们可沿着黄河南岸东进,此处背靠黄河地势开阔,便于行军,且慕容皝,段文鸳两位将军也能最快时间来接应。”
邵明珠听完和峤的建议,心中暗自思忖,觉得此计甚妙。沿着黄河南岸东进,不仅背靠黄河,能借助天险作为一道天然防线,地势开阔也的确有利于大军快速行军。同时,慕容皝与段文鸳两位将军也能在最短时间内赶来接应,大大增强了行军途中的安全性。
安排好行军路线的事宜,邵明珠并未忘记司马邺。他看着还在大快朵颐的众人,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对侯府的下人说道:“再去煮一碗油泼面让夫人给陛下送去。陛下今日受惊了,晚上要好好吃一顿饭。”下人赶忙应下,熟练地准备起来。
等下人去通知赵灵儿说:“夫人,侯爷让您将这碗油泼面给陛下送去,路上小心些,莫要洒了。”
赵灵儿听完便明白了邵明珠这是让她代表自己向司马邺表达关切之情。
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小心翼翼地捧着面碗,向着司马邺的营帐走去。一路上,她留意着脚下的路,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将这承载着心意的面洒了。
来到司马邺的营帐前,守卫见是赵灵儿,纷纷恭敬行礼放行。赵灵儿轻轻掀起营帐的帘子,走了进去。司马邺正坐在营帐内,对着一盏孤灯沉思。听到动静,他抬起头,见是赵灵儿,立刻认出她是邵明珠的夫人。司马邺赶忙起身,恭敬地向着赵灵儿行礼,说道:“见过师母。”那态度诚恳而恭敬,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帝王身份而有半点懈怠。
赵灵儿见状,赶忙快步上前,轻轻扶起司马邺,说道:“陛下万不可行此大礼,折煞妾身了。”说罢,她自己则盈盈下拜,向司马邺行了一礼,说道:“妾身见过陛下。侯爷特意让妾身给陛下送来一碗油泼面,还望陛下趁热品尝。”
司马邺赶忙伸手扶起赵灵儿,感激地说道:“有劳师母了,也多谢老师挂念。”他看着那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油泼面,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邵明珠及其夫人的这份关怀显得尤为珍贵。
司马邺接过面碗,轻轻放在桌上,说道:“师母请坐,陪朕说说话吧。老师平日里为朕、为这天下操劳,朕还未曾好好谢过师母在后方的支持。”赵灵儿微笑着坐下,说道:“陛下言重了,侯爷一心为陛下效力,为天下苍生谋福,这都是他该做的。妾身也只是在一旁略尽绵薄之力罢了。”两人便在营帐内轻声交谈起来,气氛融洽而温暖。
司马邺轻轻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放入口中。面条爽滑劲道,油泼辣子的香气瞬间在口中散开,刺激着他的味蕾。司马邺忍不住赞道:“嗯,果然好吃。没想到老师不仅足智多谋,还做得一手好面。”他一口接一口地吃着,仿佛这碗面不仅满足了他的口腹之欲,更温暖了他在这乱世中略显疲惫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