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拍拍他肩膀:“放心好了,有什么事情随时通过对讲机找我,过几天我给你配辆电动三轮车,宿舍也给你留着,想回李家村随时回来。”
“多谢青哥了。”长孙冲高兴的说道。
交付了《大唐周报》的重担,李青终于能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闲适几日后,他又开始琢磨起新项目——戏曲。
系统给的任务,光是在报纸上连载太慢了。
所以李青想着可以用戏曲的方式,把四大名着推广出去。
当然只是三大名着,《红楼梦》不适合改编成戏曲。
这样不仅能更直观的让人了解四大名着,哪些不识字的人也能很好的了解故事情节。
这天李青一边在长安城闲逛,一边思索着。
长安城西有条热闹的街市,几家梨园戏班常在此处搭台唱戏。
(梨园这个词李隆基时代才有,这里提前了。)
李青特意前来观摩一下,看看大唐现在的戏曲水平。
台上正演一出不知名的戏曲,曲调婉转,但表演却略显生硬。
台下观众稀稀拉拉,大多是闲来无事的路人,且不时有人起身离去。
“这戏班怎么观众这么少?”
李青问身旁看戏的老者。
老者叹气道:
“这'福禄梨园'确实曾经红火过,可近年来曲目陈旧,再加上班主赵福年事已高,精力不济,戏班日渐衰落。”
李青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需要的吗?
待戏散场,他便径直找到了赵福。
“老先生,在下李青,想与您谈一桩买卖。”
赵福将李青引入后台,倒了杯茶:
“公子请讲。”
李青开门见山:
“我想收购您的戏班。”
赵福一愣:
“公子为何看中我这戏班?”
他的意思很明显,李青看穿戴就非富即贵,为何看中他这过气的戏班。
“我有新颖的戏本,能让您的戏班重获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