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李世民生辰,几人见识过之后,都觉得很多东西都没见过。
为了能及时了解最新时事,各家族长也都没回去,都常驻长安了。
此时几人都在缓缓品茶,都没有说话。
突然崔伯平拍案而起:
“这李二太过分了!他这是要动摇我们的根基!”
卢毅臣皱眉道:
“以往读书人大多依附于我们各家,如今有了这大学,岂不是要分走我们的人才?”
郑远朝捋着胡须,沉声道:
“更可怕的是,这大学出来的人才,恐怕会直接效忠朝廷和皇室…”
王子庆突然笑了:
“诸位何必如此忧虑?我看这反倒是个机会。”
“什么机会?”崔玉兴问道。
“我们可以派族中子弟前去就读,一方面了解内情,一方面结交那些寒门学子。”
王子庆眯着眼睛,“那些贫寒子弟虽然考上了大学,但他们骨子里对我们这些大族还是向往的。适当给些恩惠,日后自然会为我们所用。”
几位族长对视一眼,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
郑远朝点头道:“不错,我家那几个小子正好可以去试试。再让他们带些银两,到时候发现人才了,也好拉拢过来。”
卢毅臣此时更是喜笑颜开:“如此一来,我们既能拉拢人才,还能报李二之前的造谣之仇,简直是一举两得。”
崔伯平听了也是连连点头:“哈哈哈,废这么多人力财力,最后为我们做嫁衣。我特别想知道到时候李二的表情。”
在等待学子们到来的日子里,李青也并未闲着。
他每天都在忙着大学的各项筹备工作。
除了长孙冲忙着大唐周报的事,房遗爱出去骑行之外,其余的二代全部被抓壮丁,帮他做事。
大事上李青把握全局,小事上都是让这几个家伙干,也算是锻炼几人的能了。
一日下午,李青正在图书馆内整理书籍,李世民不请自来。
“二叔,怎么有空来这里?”李青有些疑惑的问道。
“朕也是闲来无事,正好出来走走,也无处可去就来这里了。”
李世民随手拿起一本书边翻看,便说道。
看到李世民,李青想到了什么:“二叔你来的正好,大学现在还差一首校歌,正好你给确定一下。”
“校歌?”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问道。
李青解释道:“需要一首能够激励学子的校歌。校歌要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归属感。”
听了李青的解释,李世民明白过来了,问道:
“想必贤侄你已经有了想法了,说来看看。”
李青则微笑的说道:“我倒是认为《精忠报国》比较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