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大国博弈

和夏沫预想的一样,在同盟军连续摧毁了几辆坦克之后,55师那边就坚持不住了。左缪温准将下令放下武器,停止抵抗,打出白旗向同盟军投降了。

这次的投降带给同盟军的政治影响是巨大的,师级规模的政府军公开向民地武装投降,这在蒲甘历史上还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自蒲甘独立以来,政府军与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之间的冲突就从未真正停歇,这是一场持续时间长达七十四年之久的漫长内战。

这次的投降让同盟军一次性缴获了政府军三十辆完好无损的坦克 ,影响不可谓不大!坦克在现代战争中那可是陆地霸主,战场上的 “大杀器”。拥有坦克的一方,在战场上往往能占据更大的优势。

这三十辆坦克被缴获,无疑让政府军在蒲北的实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也让民地武的底气更足了。就好比一场势均力敌的拔河比赛,一方突然被抽走了几个强壮的队员,再把他们补充到另一方,力量的天平瞬间就失衡了。

在民地武一方来说,同盟军这一战绝对是露了大脸。55师跌倒,同盟军吃饱!德昂军和若开军也能跟着喝口汤,毕竟他们也出了一部分力气。

同盟军的宣传部门忙着在现场拍摄照片和视频,但彭德韧后续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最紧要的就是立刻调派援军增援滚弄,务必保住滚弄大桥不失。

在这场蒲甘内战的大戏中,各方势力粉墨登场。各个大国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纷纷在蒲北打起了代理人战争,这背后涉及的博弈也是错综复杂。

蒲甘政府军拥有相对完善的军事体系和装备,也有着中央政府的正统性和合法性。华夏政府历来都致力于跟蒲甘政府搞好关系,双方合作共赢。

只是蒲甘中央政府属实是太拉胯!尤其在敏昂来军政府上台后,更是优柔寡断,首施两端,没办法维护华夏在蒲甘的利益。所以华夏转而秘密扶持同盟军,增大自己在蒲甘的发言权。

不过同盟军虽然和华夏走得近,但出于本民族的利益,他们也有自己的一些小心思。所以华夏在通盘考虑之后,这才有了夏沫的“天怒”雇佣兵公司在蒲北的横空出世。

以犹撒为首的西方世界,一直试图在东南亚地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以便从战略上围堵华夏,蒲甘自然成为了他们眼中的一个重要目标。

这些年来,犹撒通过各种方式,对蒲甘的克钦军等地方武装提供支持,企图在蒲甘实现自己的地缘政治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