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川军的处境

合计852945大洋。

这个价格对比当下江城黑市的价格肯定是虚高的,可比照传中的价格却是差不多,最关键是123师方面不用出真金白银,租五年地租80万大洋,这个价格可绝对不低,毕竟地里的收成相当不稳定,这两年,南部县大饥荒,地租就几乎收不上来,加上前几年的内战,南部县的土地根本就看不到什么产出,不然也不会想要一次性甩掉。

现在武器到手了,土地还是李伟如自己的,等过几年年景好了再卖出去也是一样的,因此,对于对方提出解决田皮问题和要一个南部县保安团团长的编制也是满口答应,别看现在县长是省府任命的,可在南部县说话管用的还是他们这些军头。

而且,这批武器中需要转交给41军留守处的也是给报销的,多了不敢说,五十万大洋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火炮,就算是斯柯达M1915型37毫米步兵炮对他们来说也是高档货,刘司令在的时候他们还能自制一些迫击炮,现在也只能弄点独一撅复装个子弹什么的了,至于正经枪械那是想都不要想。

虽然黑市的枪械越来越泛滥,可川军将领们心里边都清楚,未来他们想要获取武器只会越来越难,等到他们没了枪杆子,好一点的可以退役养老,运气不好被送上军事法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徐州战后122师和124师都被撤往鄂北修整,可军政部却一直都在给他们的补充整训制造麻烦。

首先就是粮食,国军士兵一人一天的菜金只有五分钱,这个钱站前的话在江南地区好歹可以混个饱,可现在你就是做梦,5分钱法币连半斤杂粮都买不到,就更不要提肉蛋油盐这些了,在鄂北修整的川军部队一直都处于吃不饱的状态,这样还谈什么军事训练,更不是要说提高战斗力了。

其次是武器,122师在藤县几乎都拼光了,军委会当初也高调宣布要给补充,可到了地方,前前后后只给了三百条老式步枪和两挺机枪,至于损失较小的124师则只得到了两箱步枪,就20条步枪还给你来了四个口径,你敢信?

咱就说就第三共和国的那个7.5毫米短步枪弹,你连子弹壳子都寻摸不到,想复装子弹都不行。

再次是兵员,川军不缺补充兵,可壮丁出川需要补给啊,没有补给还要被各种搜刮的壮丁到了鄂北一个个都和皮包骨一样,不仅不能立即补充道部队里还需要占用更多的资源调整身体。

最后是药品,后方医院早就爆满了,根本没法收治41军的伤兵,他们只能依靠自己不多的军医,金疮药什么的还有些,可西药那是一丁点都没有,加上医生医术和后期护理水平不行,伤病员的致死致残概率非常高,极大影响了官兵的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