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东海明珠

作为举世闻名的万货之都,剑秋在一路上看到蜃城的街道两旁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商店卖场。橱窗里展示着琳琅满目的紧俏商品。

剑秋自幼贫穷,看着这些做工精细的商品,不少东西简直闻所未闻,于是立刻就被吸引了过去。他本来打算买一些送给明月,可是当他凑近了一看价格,顿时就被吓得面如土色。

他原本以为,这些只不过是一些做工精致华丽的帽子、衣服、首饰之类。可是当他看到一条纯白色的围巾的售价竟然能赶上大秦境内的六七头生猪,并且还是整个店里最便宜的一件商品时,剑秋立刻就被吓得啧啧称奇。

于是他犹如初次进场的农夫一般,谨慎的看着那些路过的商店卖场。发现其中总有不少人一掷千金,去购买那些昂贵却又不切实际的奢侈产品。引来围观人群的阵阵赞叹。

剑秋本以为这些慷慨解囊的富豪们都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旅行者。开始还能自欺欺人一样的安慰自己:蜃城毕竟是大陆上最知名的旅游城市之一,能够吸引各国游客来此进行高档消费本就不足为奇。

可是在仔细观察之后,剑秋却又发现真实的情况和自己的推测大相径庭:那些出手阔绰竟然都说着一口纯正的本地口音。而旁边那些少见多怪的惊叹者,才大都是说着各种各样的外地话的旅行者。

剑秋又看了一会,发现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在这里,本地人的消费能力往往比外地游客更强。甚至于在蜃城,辨别本地人和游客的最快办法就是看他们掏钱时的样子。如果付钱时不问价格,绝不还价的一定是本地人,而外地人在掏钱时则被表现得呆头呆脑,甚至被昂贵的物价惊到。

也就是说,蜃城做为一个旅游城市,本地居民的消费能力,竟比那些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更强!

剑秋的好奇心越发重了起来,他发现蜃城这座城市的确处处透着新奇。比如说,那些出手阔绰的本地人在消费时,往往使用的都不是现金。而是由卖场的服务人员递上一个小小册子,由购买者在册子上记录下消费金额,在签字画押,最后在印上自己的私人信章。便能拿走那些价格不菲的货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剑秋一连走过好几家店,发现那些进行着高档消费的本地人都是这样完成交易。终于忍不住好奇心,向他们打听起缘由。

而那个被他请教的本地人,则是忍住笑,好不容易听完了他怪里怪气的外地腔(剑秋生于豪南界徐图城、成长于云梦界白叶山、后来又学了些大秦东部神冢山和西部沙塞界的方言。因此口音复杂,腔调奇怪。)然后从嘴里啐了一句:

“哪里来的土佬?听不懂在说什么?”

剑秋张着嘴愣了半天,等他反应过来时,那人的背影早已消失在人潮之中。

好在剑秋平常都是一个好脾气,被人耻笑也并不以为意,又接着和人打听。好不容易在卖场里遇上一个碰上个无所事事的服务员,也许是出于职业要求,人家才耐着性子和他解释:

“你们外地佬不懂的,我们蜃城人出门,嫌带那么重的银子沉死了。所以我们花钱都是用蜃城银号的金录册子记好了每月的花销。然后月底把钱送去蜃城银号就好了,很方便吧?”

“看来那本小册子就是他所说的蜃城金录了。”

剑秋感觉有些不可思议:“那…那怎么可能?商家不怕赖账吗?”

“商家怎么会怕赖账?蜃城银号早已经为我们付了款了,我们只是把钱还给银号而已。”

“那…那”剑秋有些怕激怒人家,小心翼翼的思索着措辞…

也许那个服务员经常回答这类问题,一眼就看破了剑秋的心思:

“你是不是想问,那蜃城银号借钱给我们,难道不怕我们跑了,他们没处要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