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流水派的法尊洪渊,也“聪明”的选择了明哲保身,跑到秦国之外躲了起来。准备等到风头过后再回秦国。
甚至还有一些极为卑劣的流水派成员为了撇清关系或是为了献媚国王,利用自己对法门的熟悉程度,向官府揭发山雾派和金刃派的弟子。
这是法门至暗时刻的开始,短短时间之内,法门在秦国最底层的各个堂口就遭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偏偏此时,炬子身死,后继无人。法门还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在灭法行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法门内部甚至没有一个人能有效的把大家组织起来,对抗朝廷的迫害。
小主,
幸亏这样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太久,就在法眼会风雨飘摇之际。法眼会中的一部分修行人们终于站了出来。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出身金刃派,小部分则是山雾派弟子。
金刃派是法门中最坚定的武斗派,在法尊铁锋的组织下,这些各自为战的修行人们终于组织起来。开始以武力对抗秦国朝廷的迫害,并且掩护平民弟子们的撤离。
铁锋为了保存法眼会的火种,同时也为了自己能够顺利上位炬子宝座。开始组织秦国各地的法门弟子向秦国西凉城的法门圣地“光明崖”撤退。同时号召列国的法门弟子向光明崖集结。共同扞卫法门最后的火种。
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征程,那些对法眼无比信仰的修行人们为了掩护同门弟子,舍生忘死的和大秦朝廷的力量战斗。
同时,神州大陆其余两国的法门弟子也开始大量涌入大秦国境,对大秦朝廷的官员们展开了血腥报复。他们四处猎杀大秦国王的官员和走狗们,用鲜血洗刷了秦王对法门的污辱。
对于铁锋的决定,远在东吴的流水派法尊洪渊却是气的直拍大腿,在地道密室里痛骂铁锋是饭桶蠢货。原本秦王赵赢只是绞杀秦国境内的法门弟子,而大源国和东吴国的法门堂口分舵依然完好无损。秦王就算是威势再强,对于大源和东吴的法眼会也是鞭长莫及。只要其余两国的法眼会堂口还在,法眼会总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现在可好,整个法眼会的所有弟子都被铁锋的热血动员号召,前往秦国。而大源东吴两国的国王倒也乐得不必大费周章就送走了这群威胁国内统治的瘟神。自己国内也清净了不少。
可问题的关键在于,法眼会的势力再强大,终究也只是一个民间组织,就算聚在一起,也不可能和组织严密的国家机器正面对抗。在洪渊看来,从不听从自己号令的金刃派灭不足惜。可铁锋的行为简直就是上赶着让人家一锅给端了。将来自己想要收拢两国的残余势力,在他国重新组建法眼会总部,自立炬子也难上加难。
洪渊无不可惜的叹气道:“看来这次法眼会是注定要元气大伤了。”
洪渊的预判果然没错,各国的法门子弟涌入大秦之后,一开始的确是减缓了朝廷对法门的攻势。也给朝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可是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大秦朝廷就反应过来,不仅稳住了阵脚,而且轻易地就打退了法眼会的攻势:
这些精通驭民之术的官员们发现,最近大量出现的法门弟子大都是来自国外,因此才敢肆无忌惮的攻击秦国官员。
有了目标,绣衣卫官员们立刻就推出了针对性的打法。秦国的户籍制度本就严格。官员们只需要更多批次的派出密探或差役,每晚拿着当地的居民表闯入民居清点人数。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刻缉拿即可。同时他们还上报国王,请求派出可靠的军队驻扎在各个城市,就能够严格控制本国人员的流动。
秦王赵赢在听说了法眼会竟敢煽动列国流民入境作乱,并且大肆攻击本国的官府之后。更加怒不可遏,不仅调动自己的御林军满足了绣衣卫进驻城市的请求。更是在国境线上加派驻军,严格审查入境的外国人员。而且下令:无论军士还是绣衣卫密探,一旦发现国外的法门弟子立斩不赦,就连胆敢收留他们的本国子民即使不知情也一律连坐,绝不轻饶。
一时之间,大秦在各国边境线上陈列重兵,弄得大源、东吴两国也是如临大敌,生怕秦国名为肃清国内,实为伺机入侵。也只得向国境线上增派兵马。
在大秦强力的多重打击之下,法眼会的抵抗反击立刻陷入颓势。不仅本国的法门堂口遭到镇压,就连入秦增援的法门也被士兵们赶出了城市,藏入深山密林。他们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甚至还有山中的强盗们朝他们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