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旨:仙道非凌绝顶,而在俯身闻尘。
修习法:
晨起立于琉璃百合丛中,闭目辨其香韵流转。初时仅嗅甜苦,久则能觉地脉吐息——此谓「地气接引」。
取清心一朵,三日不灌不晒,观其叶脉蜷舒。
叶枯则思己之执念,叶展则悟放怀之道,名曰「草木镜心」。
忌:心急催生术法,反污灵根。
-----------------
卷二·呼吸法:壶中日月
要旨:方寸可纳山河,须臾能渡千年。
修习法:
捧玉壶于掌,吐纳时默想「壶口即天门」。
吸气如引星辉入壶,呼气似送云雾润泽壶中山川幻境。
待神念可触壶中游鱼摆尾、落叶飘旋之刻,便知「时空非锁链,心宽则乾坤自延」。
忌:强求壶中幻境实体化,当心神识流散。
-----------------
卷三·身法:弱水三千
要旨:柔能承众生愿,静可化万钧力。
修习法:
立春子时,携竹篮至渌华池,逆水流缓行。
篮不沉、衣不湿者,初窥「承托之道」。
秋分黄昏,坐望飞檐,观旅人如织。
心生焦躁则风摇檐铃,神守太虚则云驻楼台——此乃「动静皆在我心」。
忌:与岩王帝君麾下夜叉竞速,仙家不与争…
-----------------
卷四·炼器:归尘诀
要旨:器本无灵,人寄情则生韵。
修习法:
取凡铁,每日蕴养,百年后自泛玉泽(老身院中第三把锈锄已孕灵识,可代扫落叶)。
制香炉需先焚三味:一焚傲气(绝云椒椒),二焚贪欲(霓裳花蜜),三焚痴念(未熟琉璃袋),灰烬塑形方成「无求炉」。
忌:效仿留云借风真君造机关鸢,器物太巧易生劫数。
-----------------
卷末诫语
「仙家修的是自在,不是长生。
见小徒瑶瑶追扑晶蝶时眸中清光,胜过千年吞吐月华;
闻轻策庄老农呵斥偷食团雀时声中气韵,不输仙诀道章。
诸君若执着『登仙』二字,不如先煮一壶山泉,陪老身尝尝今年新晒的琉璃袋干。」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