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心想,大儿子表面上看着并没有多护着自己的妻子,却只坐在她旁边,一副保护者姿态;又看到大儿媳妇李纨一副弱柳扶风的娇弱委屈之态;兼之想起自己刚进门时老爷对自己不闻不问不管不顾的冷淡,心下顿时对大儿媳妇又多了几分厌恶和不满。
怎么自己进门时就要委委屈屈地做儿媳,没有官人的半点关怀,这蹄子进门不久就可以得到自己大儿子的悉心照顾和疼爱。况且这还是自己含辛茹苦一点一点养大的儿子,养得如今长玉树临风,又有功名傍身,是宁荣国府头一个科举入仕的男儿,怎么就便宜了她。
“叫父亲来,自然有叫父亲来的道理。”贾珠只淡淡地说了这么句话,就又喝起了茶。
王夫人见大儿子这个样子,就知道自己再问怕也是问不出什么来了。老太太从小就说贾珠极其像第一代荣国公,性格沉稳,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安安稳稳地坐得住,嘴巴更是重得像五岳一样任谁都没办法从他嘴里轻易问出什么话。便也拿起自己手边的珐琅粉瓷的茶盏喝起了花茶。
“珠儿,怎么了?
有什么事?”穿着棕褐色绸缎外袍戴着镶玉黑纱冠的贾政走了进来,问道。
对于大儿子的事,贾政一向是有求必应。谁让自己半生,生了三个儿子,就这个儿子最合自己的心意呢。走到哪里,听到同僚提起自己的这个儿子,那都是脸上有光的。
贾家是军功立身,虽说富贵已极,但总是会被文官清流瞧不起,觉得自己这样的人家没有底蕴,过于粗俗。大儿子珠哥儿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朝堂诸位同僚对于荣国府的看法,自己如今虽然官位不高,但得益于祖宗留下的基业和大儿子的功名,出门在外,奉承讨好的人比往常可是多了不止一倍。有贾家这样的家底,史家和王家这两门亲戚,珠哥儿有这么争气,眼瞅着贾家之后就要越来越昌盛繁荣,假以时日,以珠哥儿的才华和背后的家族势力和人脉关系,登阁拜相也是指日可待。
“父亲。”贾珠和李纨同时起身,向走进荣禧堂的老爷贾政行礼。
“坐吧。”贾政一边说着,一边自己走向面南的东侧圈椅,坐了下去。
“珠儿,到底是什么事情,非得叫你父亲来,如今你父亲也来了,你就说说吧。”王夫人见老爷坐定,便又开口跟大儿子珠哥儿说道。
“父亲,如今正是我授官的关键时刻,孩儿不懂父亲为什么非要给弄个跟前人,让我分心呢。”贾珠也不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就跟父亲贾政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