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造纸前的准备

“这些步骤你都记住了吗?”熊洪花了两个时辰,一边讲一遍画图,将几个步骤都告诉了熊木,“这些过程里面具体该怎么做,我不会过多地过问,一切靠你们自己,当然要是碰到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来找我,记得多思考。”

熊木点点头,光是用来记录各种环节的竹简,他就用掉了五卷,手腕发酸的他,已经对这种更加轻便、更加好用的纸张期待了起来,作为部落的“技术骨干”,他很清晰地感受到,纸张的制造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堪比部落种植粟米。

“都记下来了,这几天我们就准备把需要准备的工具先准备好,正好趁着煮树皮的这段时间,我们还能把竹帘给做的更细一点,”熊木拿过熊材那边送来的竹帘,摇了摇头,“族长你看,这些缝隙太大了,还不平整,跟你的要求差太多。”

熊洪也看到了竹帘,但他只是点点头,“你们自己沟通好,甚至可以自己做,到时候给他们一个要求就行。”

“另外熊木,你们要开始多培养一些族人来干这些事情,别到时候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没有人来做。”

“好的族长,这次造纸的族人我亲自来选一些。”

可以预料的是,熊部落即将发明出来的纸张,会在信息传递、文字记载上产生巨大的作用,甚至熊洪都想着用这些纸装订出一些书,给部落的族人们用来学习。

当然至少在今年,纸张的产量和质量不会很理想,甚至还会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但凡事总要有个开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有了纸,就要有笔,而有了笔,就要有墨。

笔好说,现在部落里常用的就是用细炭做成的炭笔,这种笔虽然取材方便,用起来也顺手,可很容易把自己身上搞的到处都是黑灰,而且在竹简上书写的话,笔迹又太粗,这让熊洪很是苦恼。

古华夏用的笔也差不是炭笔,不过到了封建社会,就发现了石墨的作用,经过研磨,用细木枝沾着,就可以写在竹简上;后面据说秦国的蒙恬在镇守长城时,发明了毛笔,用毛笔沾着墨汁,书写更加方便。

既然毛笔从发明到后世一直都在使用,那就充分说明了这种东西的好用,而且取材十分方便,只要动物的毛发就可以,甚至人类自己的毛发也行——现在还有很多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