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如此防御,即便申屠锋再次带兵打算奇袭洛阳城,也会被挡在铜墙铁壁之外。
众官员将领,他们眼中的喜悦,可不都是因为自己加官进爵。
他们的喜悦,有一部分是因为天子刘辩。
天子如此幼龄,竟然能将官员们封赏的如此合理。
安排防守的如此严密,根本挑不出半点毛病。
天子还吩咐各地将领招募士兵,也要在暗中进行,防止刺激到北方申屠族。
天子也没有在朝会上讨论如何对抗申屠族,这在官员们的眼中,无疑是明智之举。
因为这个时候,摆在大汉面前最重要的事情,绝不是头脑一热,出兵对抗申屠族。
传闻中不是说大皇子刘辩,性格木讷,不仅少言寡语,还胆小怕事,没有主见吗?
果然,传言大多是不可信的,天子刘辩,年少便有雄主之资。
很难想象,如果天子成年之后,将会是何等英明神武?
有这样的天子,何愁大汉不能复兴?
这一刻,所有朝臣和官员的眼中,都带着期待之色。
……
天子登基,对于幽州和并州的百姓来说,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因为幽州和并州,已经属于北方申屠族。
治理幽州和并州的人,也不再是大汉官员,而是申屠族大首领申屠锋。
幽州和并州的士族被尽数灭族,成功逃得一命的士族之人,几乎没有。
士族和官员都被灭掉后,各郡各县,暂时处于无人治理的状态。
可这种状态没有维持多久,就有大批年轻的官员,从北方永春城和辽城赶来,着手治理县城。
百姓们听说,这些年轻的官员,都是在北方书院学业有成的学子。
据说,在辽城、申屠城,还有永春城等地, 有大大小小数十个书院。
有数千名年龄不一的学子,在书院中学习。
这些学子不看身份,不分贵贱,即便是普通百姓的子女,只要有文学天赋,都可以进入书院。
而且,书院还都免费入学,只需要提供一日三餐的少许钱财便可。
本来,百姓们对这些年轻的官员,还抱有怀疑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