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向悬臂的尾端延伸,符合这种条件的恒星系统,就只剩下了宝瓶座最亮的虚宿一,超巨星。
这里是前往虚宿一最佳的跳板。
而白矮星上的简并物,这种高密态物质蕴含超高能量密度,是飞船远航的最佳燃料。
开采它,可比收集反物质要简单的多。”
“师父如果这些恒星最后都熄灭了会怎么样?”
“宇宙在扩展,星系本身的物质距离也在拉大。
等这些恒星熄灭后,整个宇宙或许就再也没有修行超脱的可能。
只能死磕科技这一条路上了。”
宋寒的话让青罡几人有些沉默。
“师父,你转生前的九州是什么样的?”
“浩瀚的时空伟力将宏物质,暗物质,反物质,全部凝集在了一起。
在于如今宇宙环境完全迥异的作用力下,形成了一片占据全宇宙万一的质量体。
身处其中,你会觉得天地本该如此。
蓦然回首,自己看到的世界,不过是盲人摸象发现的冰山一角。”
她们师徒五人好像很久没有如这般独处的相谈。
宋寒跟她们诉述着曾经的九州往事,诉述着他眼中未来宇宙的变化。
荒凉的宇宙中,好像不管他们的修为和科技的能力在怎么提升,都像是一群蛮荒中依靠天火太阳,在它的光热保护下,躲避寒冷的幸存者。
他们索取天火太阳的能量,等着一堆篝火的燃尽,在迁徙向下一团篝火。
没过多久,一直跟随在他们身后的五艘星河战舰也赶到了并土星。
在五艘满载五千多人的舰员帮助下,他们对并土的改造和神灵位业体系的建设悠然加快。
等他们和织女星取得联系,建立起的星门体系后,宋寒几人将飞船权限转移给舰队,借助星门返回了织女星。
一来一去,恍然间已经过去了百年之久。
对比他们当初离开时的样子,织女星好像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围绕织女星的戴森球扩大了一倍有余,往返整个星系之间的飞船更密集了一些。
将生命长度的衡量尺度放宽到了星际空间,时间流速好像变的越来越快。
当笼罩织女星的戴森球完工时,一声悠然的钟声响彻织女星周边数十光年的星域内。
遍布数十座恒星系统的青云门弟子闻音,都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织女星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