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5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陛下,臣请即刻诛杀这谋逆乱臣.."

尽管早就知晓当下正与燕王朱棣交谈之人乃是胆大包天之辈,但凉国公蓝玉此时仍是头皮发麻,魁梧的身躯不断颤抖着,仿佛已经预见到了未来血流成河的一幕。

这位燕王朱棣口中的"曹先生"先是揣摩圣意,声称身旁的天子有意传位皇长孙朱允炆,蛊惑燕王积蓄实力,来日以"请安"为名逼宫;眼下又口出狂言,声称大明必亡。

如此行径,已然无法用九族消消乐来形容了,这是想要让其家乡方圆十里,每条路过的狗都得挨两个大嘴巴子,鸡蛋都得被摇散了。

"呱噪。"

"听下去。"

不同于大动干戈的凉国公蓝玉,亲手铸造了大明江山的朱元璋倒是显得淡定许多,好似刚刚在耳畔旁响起的"妄言",与他毫不相关。

藩王内迁,提高俸禄。

这短短八个字的削藩策略,就好似拥有某种魔力一般,始终在朱元璋的耳畔旁回荡,平息了其心中所有的惊怒和不屑。

短时间内,他暂时还无法将提高宗藩俸禄与"大明必亡"联系在一起,但对于曹爽口中的"宗藩内迁",他却是若有若思。

难道说,这牢房中人比之朝野间的衮衮诸公们更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

...

牢房中,曹爽用一声轻咳打断了燕王朱棣凌乱的思绪,随即开始继续表演。

"燕王久在北平坐镇,与北元余孽打了无数交道,应当对这些蒙古鞑子的难缠程度深有体会吧.."

闻听此话,燕王朱棣顿时来了精神,像是找到知己一般,神色气愤的诉苦道:"先生所言甚是.."

"这些蒙古鞑子不仅善于骑射,而且草原广袤无垠,难以寻觅其踪迹。"

"实在是令孤,不厌其烦。"

他虽然早在洪武十一年便就藩北平府,并在前年春天取得大捷,重创了北元丞相和太尉,但绝大多数的时候都是一无所获。

毕竟世代生活于草原上的蒙古鞑子远比他们大明儿郎要熟悉地形地势,通常会提早发现大军的动向,继而主动率众迁徙,躲避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