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闻言,目光如炬,嘴角勾起一抹深沉的笑意,仿佛历史的风云在这一刻汇聚于他的眼底。“家主此言,真乃掷地有声,字字珠玑。吾主亦对那明帝朱棣心怀不满多时,每每提及,皆是义愤填膺。想当年,我大唐盛世,何等辉煌,万国来朝,文化鼎盛,怎料最终竟毁于逆贼朱温之手,每每思及此事,吾主无不痛心疾首,夜不能寐。”
密室中的空气似乎因这番对话而变得更加沉重,烛光也似乎在颤抖,仿佛连光线都在为这段尘封的历史哀悼。李靖话锋一转,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而今,吾主经过周密推算,观天象,察人心,断定那明帝朱棣的气数已尽,犹如秋日之叶,摇摇欲坠。正因如此,主上特命李某不远千里,前来与家主秘密会晤,共谋大业,誓要将那朱棣一举铲除,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随着李靖的话语落下,密室内陷入了一片短暂的静默,只有烛火的噼啪声显得格外清晰。李天然与李靖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都闪烁着决绝与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个他们共同憧憬的未来——一个不再有暴政,不再有欺压,真正属于百姓的太平盛世。在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密谋者,更是历史的推动者,正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准备书写一段惊心动魄的传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天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笑意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绽放的花朵,溢满了他那张轮廓分明的脸庞,眼中却闪烁着洞察世事的锐利光芒:“哦?未知卫国公大人,心中所藏的,究竟是何等精妙绝伦的良策?”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不可言喻的深意。
李靖见状,心中暗自叹息,这位主上的后代子孙,如今已成了他计划中的一枚关键棋子,反意之浓烈,犹如夏日午后的暴风雨前夕,压抑得让人窒息。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缓缓开口,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既冷冽又诱人:“家主或许不知,这世间有一部失传已久的秘典——《蛊经》,其内所载之术,足以颠倒乾坤,令人闻之色变。”
说到这里,李靖故意停顿,目光在李天然脸上逡巡,试图捕捉对方哪怕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只见李天然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与贪婪交织的光芒,仿佛是被某种古老而神秘的力量所吸引。
“而这部《蛊经》,竟机缘巧合之下,藏于九华山之中,世代相传,却无人能解其奥秘。”李靖的声音愈发低沉,仿佛是在讲述一个古老而诡异的传说,“书中记载了一种秘法,只需依照其法施为,便能令人陷入一种奇异的昏死状态,外表看似无恙,实则灵魂已被牢牢束缚,任人摆布。”
李靖的话语如同暗夜中的一缕幽光,既诱人深入探索,又让人心生畏惧。他紧盯着李天然的眼睛,继续说道:“此番我冒险前来,正是欲借李兄之力,以及这部《蛊经》的无上威能,共谋大业。目标直指那位雄才大略、权势滔天的明皇朱棣。一旦成功,你我二人,必将名垂青史,享尽荣华富贵。”
随着李靖的话语落下,室内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而压抑,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李天然的目光在昏黄的烛光下闪烁不定,内心的天平在权力与道德的边缘摇摆不定。他深知,一旦踏上这条不归路,便再无回头之可能,但那份对无上权力的渴望,却又如同野火燎原,难以遏制。
此刻,密室的烛光似乎也变得诡异起来,银辉洒在二人身上,映照着两张各怀心思的脸庞,一场关乎生死存亡、权力更迭的阴谋,正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