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骗得《蛊经》

随着井太郎的话语落下,两人不约而同地凑近了那本宝书,仿佛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书页上,为这神秘的一幕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李天然的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时而蹙眉沉思,时而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而井太郎则紧张地注视着李天然的表情,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然而,李罗他们二人,皆是历经风雨、城府极深的老狐狸,岁月早已将他们的喜怒掩藏于不动声色之下,即便是内心翻涌如潮,表面上也依旧是波澜不惊。

罗多谋,这位以智谋着称的老者,缓缓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那本被传说中赋予了无上力量的《蛊经》。他的动作既谨慎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仿佛即将揭开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密。书页在他粗糙而灵巧的手指间翻动,发出细微却清晰的沙沙声,在这寂静的夜晚里显得格外刺耳。

随着一页页泛黄的纸张掠过眼前,罗多谋的眼神逐渐由炽热转为冷漠,最终定格在一抹难以掩饰的失望之上。他轻轻叹了口气,那声音低沉而悠长,仿佛是对过往信仰的一次沉重告别。“少爷,”他缓缓开口,声音里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涩,“您被骗了。这本所谓的宝书,实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佛经,字里行间流淌的是对佛法的虔诚与超脱,而非世人讹传的操控人心、逆转生死的禁忌之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后,罗多谋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周遭的喧嚣与浮躁一并吸入胸膛,再缓缓吐出,化作一股不可名状的宁静。他闭上双眼,嘴唇轻启,一串串古老而神秘的佛经音节从他口中流淌而出,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又似古刹钟声,悠远绵长。每一字一句,都蕴含着净化心灵的力量,让周围的空间都为之震颤,连空气里都弥漫起了一股淡淡的檀香味,那是信仰与虔诚的味道。

井太郎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定在那本被罗多谋轻轻捧于掌心的古籍之上,心中原本如烈焰般熊熊燃烧的期待与渴望,在这一刻,却如同被突如其来的寒风席卷,瞬间熄灭。他原以为,这历经千辛万苦寻得的古籍,会是那本传说中能指引自己找到母亲,或是赋予人超凡脱俗之力踏入冥界的宝书。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满怀希望的胸膛上——这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佛经,一本记录着智慧与慈悲,却与他心中所求相去甚远的经卷。

井太郎的脸色在佛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复杂,失望、不解、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恼怒交织在一起,让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而迷离。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声叹息里,包含了太多难以言说的情绪,如同秋叶飘落,无声却沉重。

井太郎的眼神猛地一凛,犹如猎豹锁定猎物般迅疾,他一把从罗多谋那略显颤抖的手中夺回那本古朴厚重的书籍,动作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与决绝。书页在他的指尖迅速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宛如夜风中低语的密林,却丝毫未能解开他眉宇间的困惑与不解。那是一本装帧古朴、泛着淡淡黄晕的《蛊经》,每一个字都仿佛蕴含着古老而神秘的力量,但对于井太郎而言,这些文字却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毫无头绪。

“一本佛经,对我这个前来寻母的半妖来说,又有何用?”井太郎的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无奈与嘲讽,他的眼神里闪烁着对命运不公的嗤笑。这本书,是他从死士首领之处得来,本以为是《九华真经》,能助他见到死去的母亲,没想到却是一本与法术无关,与生死更远的佛经。

思绪纷飞间,井太郎的手臂轻轻一扬,那本承载着无数秘密与期待的《蛊经》便如同一片轻盈的落叶,缓缓飘落在院子中央,静静地躺在被月光染成金色的泥土上,显得格外孤独与无助。一阵微风吹过,书页轻轻翻动,仿佛在低吟着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咒语,又似在嘲笑井太郎的徒劳无功。

此时,罗多谋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狡黠,他不动声色地给门外守候多时的仆人施了个微妙的眼色。

那仆人,一个身形瘦削、面容机敏的年轻人,瞬间领悟了主人的意图。他悄无声息地靠近,动作敏捷得如同林间猎豹,趁着井太郎正垂头丧气之时,迅速俯身,将那本散发着幽光的古籍轻轻捡起,动作之细腻,仿佛连空气都未曾惊扰。井太郎全然未觉,丝毫没有注意到那个仆人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