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再会中年太监
辛弃疾目光坚定,声音铿锵有力开口道:“启禀官家,眼下金国虽强,然金主昏聩,以致朝中内政腐败,民怨沸腾;
蒙古虽勇,然其初兴,尚未稳固;
我大宋若能趁此良机,整顿吏治,训练精锐兵力,振兴国力,必能于未来的乱世中崛起,恢复中原,收复祖宗江山,也未尝不可呀。”
陆游此时也上前一步,拱手道:“官家,辛大人所言极是,臣近年来游历江南,见百姓困苦,吏治腐败,若不及时整治,恐大宋国本动摇,臣以为,当务之急,乃整顿吏治,减轻赋税,以安抚天下民心。”
赵扩听着这些政事沉吟片刻,缓缓道:“二位爱卿所言,朕已深以为然,然整顿吏治,非一日之功,训练精锐,亦需时日。
朕已经明白你们忠贞报国之心,朕决心将朝廷政务尽数托付于韩卿之手,整顿吏治,训练精锐,振兴大宋,就交给你们去做了。”
“韩卿,辛卿,陆卿,你们几人肩负一国重任,朕希望能早日见到大宋中兴,朕便将这重任尽数交给你们了。”
“传朕旨意,下诏命辛弃疾出任枢密副使,加兵部尚书衔,杨万里为人清直,立朝刚正,遇事敢言,指摘时弊,可为三司副使,主导朝廷钱粮税收,陆游才学过人,可为翰林学士,你们即刻便上任去吧。”
辛弃疾与陆游闻言,皆是一脸振奋加喜出望外之色。
三人中,以陆游年龄最大,自从被罢官后,陆游也没有想到,如今老迈之年,还能混上翰林学士之职。
反观辛弃疾和杨万里两人,皆是一跃跨越两级,成为正二品的执政大臣。
辛弃疾一想到终于可以施展心中抱负,对着赵扩连连躬身行礼:“臣领旨,臣必不负官家所托。”
韩侂胄矗立一旁,直到听完赵扩所言,他这才明白,原来赵扩内心已经决定将辛弃疾和陆游,杨万里三人提拔到宰执大臣级别,几乎不带任何商量。
虽然宋朝是文人执政掌国,但万事皆决于君前,赵扩亲自下诏,韩侂胄也没有反驳的机会。
想到这里,韩侂胄目光隐隐一沉,辛弃疾和杨万里是什么人?
虽然两人都是坚定的主战派,但同样也是刚正不阿的老顽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