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同一时期,东南亚那边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南半岛南部的阿瑜陀耶王国吞并了北部的素可泰王国,于是暹罗——也就是今天的泰国——第一次统一起来。
一跃成为了当时东南亚的老大。
1377年,暹罗国王接受了明朝皇帝的册封,成为了明朝的藩属国。
从此开始了长达500年的友好关系。
大批的明朝人遵旨前往南方。
据《东西洋考》记载,在当时的曼谷40万居民里,华人就有27万。
这些华人带来了先进的冶金技术、军事知识和行政经验,帮助泰国在与越南、缅甸等国家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在扩张的过程中,他们获得了大量土地和优质作物。
这其中也包括了榴莲。
榴莲的名字,大概是在明代中叶首次在东南亚出现的。
那时候暹罗的华人间流行这么一句话:要是能吃得下榴莲,就能留在暹罗。
龙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自己的根,虽然朝廷命令难违,但让自己远离故乡也需要一个好的理由——甜美多汁的榴莲就成了他们的安慰品。
按照卫玉合的航行记录来看,当时的榴莲果肉只有栗子那么大,跟今天泰国种植的大如枕头的榴莲完全没法比。
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广东来的农民将嫁接技术和人工授粉这些荔枝种植的方法应用到了榴莲身上,这才培育出了今天的好品种。
如今,泰国有五六十种榴莲被广泛种植,但是大家最熟悉的还是青尼、长柄以及金枕头三种。
青尼榴莲数量不多,但它是在每年三四月份的春天收获的唯一品种。
相对于更南边一年四季都热的马来等地,泰国依然会有明显的季节变换。
春季生长的青尼外表带着些绿色,个头小、核少肉多,气味强烈。
如果把“金枕头”的口感比喻成火锅里的微辣,那么“青尼”就是火锅中的特辣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