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天,易鑫正坐在家里翻阅着关于公益教育的资料,儿子又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

儿子喘着气说:“爸,公司这边有几个员工对参与公益活动不太积极,您说咋办?”

易鑫放下手中的资料,沉思片刻说道:“你先别急,咱们得了解了解他们为啥不积极,是不是有啥顾虑?”

儿子皱着眉头回答:“我问了,有的说工作太忙,有的觉得没啥实际好处。”

易鑫认真地说:“这样,咱们开个会,跟大家好好讲讲参与公益的意义,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

公司的会议室里,易鑫站在前面,语重心长地说:“各位同事啊,咱们参与公益,不是为了图啥回报,而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满足。”

员工甲小声嘀咕:“可是工作真的很忙啊。”

易鑫笑了笑回应:“我知道大家工作辛苦,但是咱们合理安排时间,总能抽出一点精力来做公益的。”

员工乙接着说:“那对我们个人也没啥实际的好处啊。”

易鑫耐心解释:“好处可不只是物质上的,当你看到那些孩子因为你的帮助而改变命运,那种成就感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经过一番沟通,员工们的态度渐渐有了转变。

儿子高兴地对易鑫说:“爸,还是您有办法,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了。”

易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这就对了,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又过了一阵子,易鑫正在和志愿者们商量着给山区孩子送冬衣的事。

志愿者小李说:“易老师,这次冬衣的数量不太够啊。”

易鑫皱了皱眉:“不够?那咱们再想想办法多筹集一些。”

志愿者老张说道:“要不咱们发动社区居民捐赠?”

易鑫点头:“这主意行,咱们马上行动起来。”

他们在社区里张贴了捐赠冬衣的倡议书。

一位居民好奇地问:“这些衣服真能送到山区孩子手里吗?”

易鑫赶忙回答:“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亲自送过去,保证让孩子们穿上暖和的衣服。”

居民听了,笑着说:“那好,我回家收拾收拾。”

经过几天的努力,收集到了不少冬衣。

易鑫看着堆积如山的衣服,欣慰地说:“这下孩子们冬天能暖和点了。”

然而,在运输冬衣的过程中又出了问题。

负责运输的司机说:“这路太难走了,车坏半道上了。”

易鑫着急地说:“那赶紧找人修啊。”

司机无奈地回答:“这附近也找不到修车的地方啊。”

易鑫想了想:“我去联系附近的村子,看看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会修车的人,冬衣顺利运到了山区。

孩子们穿上新冬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易鑫看着他们,心里暖暖的。

这时,妻子打来电话:“易鑫,家里来客人了,你快回来。”

易鑫回到家,原来是之前他帮助过的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感激地说:“易叔叔,要不是您,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现在工作稳定了,特意来感谢您。”

易鑫笑着说:“看到你有出息,我就放心了。”

年轻人说:“以后我也要像您一样,帮助更多的人。”

易鑫欣慰地说:“好啊,这就是爱心的传递。”

没过多久,儿子的公司接到一个大项目。

儿子有些担忧地说:“爸,这个项目难度很大,我怕搞砸了。”

易鑫鼓励道:“别怕,咱们一起好好规划,一步一步来。”

父子俩日夜研究方案,不断修改完善。

儿子疲惫地说:“爸,我感觉压力好大。”

易鑫拍了拍他的肩膀:“有压力才有动力,相信自己能行。”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了技术难题。

技术人员着急地说:“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项目就要延期了。”

易鑫冷静地说:“别慌,咱们一起找专家请教。”

经过多方努力,难题终于解决,项目顺利进行。

项目完成后,公司取得了很大的收益。

儿子兴奋地说:“爸,这次多亏了您。”

易鑫笑着说:“主要还是靠你们自己的努力。”

与此同时,公益教育组织准备举办一场慈善晚会。

易鑫对志愿者们说:“这次晚会一定要办好,争取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志愿者小王说:“易老师,场地和节目都安排好了,就怕来的人不多。”

易鑫自信地说:“咱们多宣传,把活动的意义告诉大家,会有人来支持的。”

慈善晚会那天,来了很多爱心人士。

一位企业家说:“易先生,您的事迹让我很感动,我愿意捐赠一大笔钱。”

易鑫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这笔钱能帮助很多孩子。”

晚会圆满结束,募集到了不少资金。

易鑫开心地对大家说:“咱们又能为孩子们做更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