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合院文化节总结会后的几天里,大院里到处都在讨论着如何进一步完善下一次文化节。

张大妈拉着李大妈的手,一边走一边说:“你说啊,李大妈,这次文化节虽然热闹,可我瞅着那指示标识确实不咋清楚,我带几个亲戚去参加活动,找地儿都费老劲了。”

李大妈点头如捣蒜:“就是说呀,张大妈。还有那活动流程,要是提前知道,咱也能给亲戚朋友好好安排安排,不至于到时候手忙脚乱的。”

两人正说着,迎面碰上了王大爷。王大爷乐呵呵地说:“哟,你俩在这儿聊啥呢?是不是也在说文化节的事儿?我跟你们说,我觉得那传统技艺传承课程挺好的,就是不知道啥时候能开始。我家那小孙子,就喜欢这些手工玩意儿。”

张大妈笑着说:“王大爷,听易鑫和谭侨说,正在琢磨着呢。估计过不了多久就能有个准信儿。”

这边正说着,易鑫和谭侨走进了大院。张大妈赶紧招呼他们:“易鑫、谭侨,你们来得正好。我们正说呢,这文化节指示标识得弄得清楚些,不然大家找地方可费劲了。”

易鑫笑着说:“张大妈,您说得太对了。我们已经在想办法了,下次文化节,保证让大家一目了然。”

谭侨也补充道:“对,我们打算制作详细的活动手册,不仅有流程和场地布局,还会介绍每个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到时候发给每一位游客和学生。”

李大妈听了,高兴地说:“那可太好了。还有啊,这文化节人越来越多,咱大院里停车都成问题了。”

易鑫皱了皱眉,思索片刻说:“李大妈,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周边的停车场,看看能不能协调一些优惠车位,引导大家把车停过去。”

王大爷又说:“易鑫啊,我还听说隔壁大院也想跟着咱们一起搞文化节呢,你知道这事儿不?”

易鑫点点头:“王大爷,我知道。隔壁大院看咱们文化节办得热闹,也想参与进来。这是好事儿,咱们可以一起商量商量,说不定能把规模办得更大,影响力也能更强。”

这时,负责文创产品设计的大妈也凑了过来:“易鑫、谭侨,上次那传统习俗主题拼图和手机壳反响还不错,我又琢磨出几个新点子。我想着做一些传统习俗主题的冰箱贴,上面印着四合院过节的场景,还能当装饰品。再就是设计几款可以折叠的纸灯笼,印上和传统习俗相关的图案,游客买回去既能用又能留个纪念。”

谭侨眼睛一亮:“大妈,您这想法太棒了!这冰箱贴和纸灯笼肯定能受到欢迎。不过制作的时候,可得注意质量,不能马虎。”

易鑫也笑着说:“没错,大妈。您赶紧把设计图完善完善,我们安排生产。对了,制作成本方面也得把控好,这样才能保证利润。”

大妈笑着应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数。我就是想着多设计点有意思的东西,让咱四合院文化能被更多人知道。”

过了几天,易鑫和谭侨去隔壁大院商讨合作事宜。

隔壁大院的负责人刘大爷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易鑫、谭侨啊,你们大院的文化节办得那叫一个热闹,我们都眼馋了。我们也想跟着一起搞,大家一起把四合院文化推广出去。”

易鑫笑着说:“刘大爷,我们也觉得这是好事。咱们两个大院合作,资源整合,肯定能把文化节办得更精彩。您这边有什么想法,咱们可以好好聊聊。”

刘大爷想了想说:“我觉得咱们可以分工合作,你们大院不是有很多文化展示和体验区嘛,我们大院可以侧重表演这一块。我们大院里也有不少会传统技艺的老人,到时候可以组织一些戏曲表演、杂耍啥的,给文化节增添些不一样的色彩。”

谭侨点头赞同:“刘大爷,您这个提议太好了!这样能丰富文化节的活动内容,吸引更多游客。而且两个大院之间可以设置一些通道,方便游客往来,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四合院文化展示区域。”

易鑫接着说:“没错,不过合作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得提前商量好。比如活动经费怎么分摊,人员安排怎么协调,还有收益分配这些,都得有个明确的方案。”

刘大爷爽朗地笑了:“易鑫,你考虑得周到。咱们找个时间,把两边的居民代表都叫上,一起开个会,把这些事儿都商量妥当。”

易鑫和谭侨回到自己大院后,把和隔壁大院合作的事儿跟居民们一说,大家都兴奋不已。

张大妈高兴地说:“这下好了,两个大院一起搞文化节,那场面肯定更热闹。说不定到时候能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呢!”

李大爷也笑着说:“是啊,这文化传承的事儿,就得大家一起努力。咱们可得好好准备准备,不能输给隔壁大院。”

然而,合作的事儿也并非一帆风顺。有些居民担心合作后,自己大院的利益会受损,还有些担心两个大院的管理和协调会出现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奶奶就有些担忧地对易鑫说:“易鑫啊,这合作是好事,可我就怕到时候分不清你我,咱大院忙前忙后,最后好处都被别人占了。”

易鑫耐心地解释道:“赵奶奶,您放心。我们会和隔壁大院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都明确规定好。而且合作的目的是为了把四合院文化传承下去,让大家都受益,不会出现您担心的情况。”

谭侨也在一旁说道:“赵奶奶,两个大院合作后,资源更多了,来的游客也会更多,咱们的文创产品销量说不定能翻倍呢。而且文化节办得更精彩,对咱们每个居民来说,脸上都有光呀。”

经过易鑫和谭侨的一番解释,居民们的担忧逐渐消除。

在准备与隔壁大院合作文化节的过程中,大院里又发生了一件事儿。李大妈家的孙子在学校参加了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演讲比赛,主题就是四合院文化。

李大妈逢人就说:“我家孙子可争气了,在学校演讲四合院文化,老师和同学们都夸他讲得好。还说多亏了咱大院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张大妈羡慕地说:“哟,那可得好好表扬表扬你家孙子。这四合院文化能在孩子们心里扎根,以后肯定能发扬光大。”

易鑫和谭侨听到这事儿后,也很欣慰。易鑫说:“这说明咱们和学校合作的课程有效果啊,孩子们真正把四合院文化学到心里去了。”

谭侨笑着说:“是啊,咱们得继续加强和学校的合作,让更多孩子了解和喜爱四合院文化。”

与此同时,负责文创产品的小李找到易鑫和谭侨,有些苦恼地说:“易先生、谭女士,最近原材料价格上涨了,咱们文创产品的成本增加了不少。要是不调整价格,利润空间就会被压缩。”

易鑫皱了皱眉,思考片刻说:“小李,先别急。咱们看看能不能和供应商再谈谈,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些优惠。另外,在生产环节上,优化一下流程,看看能不能降低一些成本。价格方面,尽量先不要调整,不然可能会影响销量。”

谭侨也说:“对,咱们可以推出一些组合套餐,或者搞一些促销活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样既能保证销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

小李听了,点了点头:“好的,易先生、谭女士。我这就去和供应商沟通,再研究研究优化生产流程。”

在大家齐心协力应对各种问题的过程中,与隔壁大院合作文化节的筹备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两个大院的居民们都充满了期待,盼望着下一次文化节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让四合院文化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