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张凤祥紧接着开口道:“至于重炮的安排,目前计划是每个师先设立一个重炮团。按照常理来说,每个团应当配置十八门 105 榴弹炮。但眼下我们手中并没有这么多数量,所以只能等待工厂将其生产出来以后,再逐步为各位师部队配齐重炮。现阶段,暂且先给每个师配备一门 105 榴弹炮,以供日常训练之用。而剩下的那些榴弹炮,则会被留在基地新兵训练,用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炮兵人员。”
听到这里,康志坚不由得面露焦急之色,他急忙回应道:“司令,这仅仅一门 105 榴弹炮能够起到多大作用?”
面对康志坚急切的询问,张凤祥也是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并摊开双手说道:“我对此也是爱莫能助!这事儿还得去问问赵教授他们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才行。”说完,便朝着赵来喜等人所在的方向努了努嘴。
于是乎,康志坚连同其他七位刚刚晋升为师级军事主管的将领们,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了赵来喜以及其他专家教授。
正在这时,只见李来福教授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随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凤祥司令,您别忘了,咱们这儿不是还有个管道厂么?依我看,完全可以让这个管道厂去生产一些膛压相对较低的迫击炮和 107 火箭炮的炮管。这样一来,多多少少也能够缓解一下当前武器装备生产不足的压力。如此一来,这 75 毫米山野炮和 105 毫米榴弹炮的生产效率必然会得到显着提升!”
李来福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说:“请相信我,只要给我三个月的时间,我绝对有把握将四个团所需的重炮数量全部搞定!”他的话语掷地有声,充满自信与决心。
一旁的赵来喜也赶忙附和道:“没错,我愿与李教授一同担保此事!我们定当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听到两人如此坚定的表态,张凤祥满意地点点头,朗声道:“好,既然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下了!不过,咱们生产的装备的质量得保证。接下来还有一项重要任务——挑选合适的兵员。今天下午,几位‘师长’务必把重炮团人员分配的相关事宜妥善处理完毕。”
紧接着,张凤祥开始点名部署具体工作:“明天早上八点整,康志坚、阮重八、袁大牛、白根生,还有李小胖,你们五个各自率领两百名老兵,随我一同前往各个工厂甄选人员。记住,一定要严格把关,挑出最优秀、最合适的士兵充实到咱们的部队中来!”
被点到名字的五人齐声应道:“是,司令!”他们的声音洪亮有力,透露出军人特有的果敢与坚毅。
张凤祥微微颔首,继续下达指令:“赵教授、李教授,烦请二位也安排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于明早八点与我一同前往管道厂,共同商议关于生产 60 迫击炮和 107 火箭炮的相关事项。”
赵来喜和李来福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没问题,司令!我们一定按时完成任务!”
随后,只见张凤祥面色严肃地环视一圈在场众人,缓缓开口说道:“既然没什么其他事情了,那么会议就此结束吧,大家都各自下去好好准备一番。”话音刚落,原本安静坐着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来,动作迅速而有序地离开了会议室,开始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当中。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便来到了第二天清晨。八点钟的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洒落在大地上,给万物带来了一丝温暖。此时,张凤祥早已带领着康志坚以及一众随从人员,精神抖擞地踏上了前往钢铁厂的路途。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走,张凤祥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一到钢铁厂,他们顾不上休息,马不停蹄地找到了负责招收新兵的黄必达。张凤祥开门见山,将此次前来的目的向黄必达和盘托出:“老黄,这次我们过来,是因为部队急需补充大量的后备兵源,现在你们这边能够支持多少兵源。”
小主,
听到这个消息,黄必达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脸上便浮现出兴奋之色,激动地回应道:“司令,您放心!只要是部队需要的,哪怕赴汤蹈火,我们也在所不辞!请问您这次大概需要多少?”
张凤祥略作思考,然后坚定地回答道:“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至少得三万五千人。”
黄必达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表示道:“没问题司令,这些兵源现在您随时可以带走。”
张凤祥不禁感到有些惊讶,好奇地追问道:“这里居然有如此充足的兵源?”
黄必达笑着解释道:“司令有所不知,今年咱们的部队成功解救出了一批又一批劳工。说来也巧,这些被解救出来的劳工大多都是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兵只是被鬼子之前俘虏了。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小鬼子的愤恨,对于能够再次投身战场跟小鬼子打仗那是表现得极为踊跃。只不过由于咱们部队每个月只招收五千名新兵,所以我一直在精挑细选,优先录取那些最为优秀的人员。就因为这样,未能入选的老兵心中充满了怨念和不满。然而如今咱们的部队需要三万五千人的兵源补充,这可真是为我解了燃眉之急!”
只见张凤祥迅速转过头来,目光扫向康志坚等人,大声喊道:“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赶快跟着黄必达去挑选合适的人员!”听到命令后的康志坚等五人没有丝毫犹豫,瞬间一拥而上,将黄必达牢牢地架在了中间,然后急匆匆地朝着门外走去。
就在此时,张凤祥忽然高声提醒道:“记住,一定要把技术型兵种单独留下来!这些人才可是我们部队里的宝贝疙瘩。”话音未落,那几个人已经消失在了门口。
紧接着,张凤祥又马不停蹄地带了八位技术员找到了自己的父亲——张天佑。当他把想要将管道厂里两条生产线中的其中一条改造成为炮管生产线的想法告诉父亲时,起初张天佑显得十分惊讶。但随着张凤祥耐心细致地向他解释了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后,张天佑明白了。
随后,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说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那些老毛子无论出价多高,都不愿意再增设管道厂。”明白事情原委后的张天佑毫不犹豫地当场答应了儿子的请求,并决定亲自带领张凤祥和其他几位技术员一同前往管道厂着手实施这项重要的改造工程。
两小时后,抵达管道厂时,工人们正在用餐。张天佑首先安排技术员们用午餐,此时,张凤祥开始对管道厂的工人师傅们进行忠诚度的审查。经过一番巡视,他确实发现了二十多个忠诚度低于五十的人,其中三人的忠诚度更是低至负五十。张凤祥沉着冷静地唤来工厂护卫队,以调岗的名义将那二十多人请去挖矿。待所有人用过午饭后,技术员们便着手对管道厂的生产线进行评估,接着挑选工人开始调整机器设备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