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津美治郎兴奋得双手握拳,猛地一挥,大声吼道:“呦西!大大滴呦西!”
紧接着,梅津美治郎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他要求前线的鬼子部队立即采取“赶羊”的战术,这种战术旨在驱赶敌人像羊群一样四处奔逃,从而彻底打乱他们的阵脚。
与此同时,他还特别指示秋草俊让潜伏在北苏境内的特工人员行动起来,大肆制造混乱和恐慌。
于是乎,一场史无前例的“驱狼赶羊”大戏就此拉开帷幕。
只见前方是北苏的部队与百姓相互裹挟着,惊惶失措地拼命奔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绝望和恐惧;而后方,则是如饿狼般穷追不舍的鬼子部队,他们气势汹汹,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仅如此,空中还有鬼子的战机呼啸而过,不断投下炸弹并进行疯狂扫射,似乎是要帮助北苏的人们“修正”逃跑的路线。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在外蒙地区,鬼子的进攻遭遇了苏蒙军团坚不可摧的顽强阻击。这支英勇无畏的联军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出色的战斗技巧,死死地守住了防线,使得鬼子无法顺利突破。否则,如果没有苏蒙军团的奋勇抵抗,这场战争很可能会演变成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包围战。
尽管如此,仅仅只用了短短四天的时间,鬼子还是取得了惊人的战果——他们整体向北推进了多达一百二十多公里!如此辉煌的战绩犹如一道惊雷,震撼了整个世界,就连那些自视甚高的西方列强也不禁为之侧目。
此时的西方列强各国也是议论纷纷,对于北苏展现出的战力,他们无一不流露出深深的质疑之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看向鬼子时的眼神却充满了讶异与钦佩,仿佛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与此同时,国府这边的地位在这场战争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显着提升。
时间来到了六月四日的夜晚,满脸忧愁的朱小可夫眉头紧锁,即使以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作战经验,面对如此糟糕的局势也感到无能为力。
北苏地域辽阔得超乎想象,其广袤无垠的土地使得最高统帅部向远东地区运输武器弹药等重要物资都变得异常艰难,更别提派遣增援部队前往救援了。
此刻,朱小可夫的目光再次紧紧锁定在了鱿鱼州那四十万大军身上。
遥想前两天,他还曾信心满满、傲气十足,但如今那些骄傲早已烟消云散。
此时此刻,他心中唯一所想便是如何将这四十多万将士从绝境中解救出来。毕竟,按照鬼子当前迅猛如雷的推进速度,这支军队的所有退路已被彻底截断。
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由于老爷岭方面仍在抵抗并成功牵制住部分鬼子兵力,所以鱿鱼州尚未遭到直接攻击。然而,一旦鬼子达成既定战略目标,得以抽出更多部队转而从西部攻打此地,那么届时等待这支部队的结局必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事实上,朱小可夫不知道的是——鬼子方面早就明确划分出,距离海岸线两百公里以内的区域,在未来将完全归属于鬼子海军管辖。此时此刻发起进攻的乃是鬼子陆军,由于鬼子海军和陆军之间长期存在矛盾与不和,因此位于鱿鱼州北部的苏军暂时还处于相对安全的状态。
朱小可夫重重地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转过身来面向身旁的副官,面色凝重地吩咐道:“立即给远在海参卫的伊万诺夫发一封加急电报,告知他尽快与吴国伟商谈我们鱿鱼州部队计划撤退并需途经老爷岭地区一事,此事十万火急,切不可有丝毫耽搁!”副官不敢怠慢,赶忙应下命令,迅速转身离去执行任务。
当身处海参卫的伊万诺夫收到这封来自朱小可夫的紧急电报时,他心里非常清楚当前远东地区局势的严峻性以及这件事情的紧迫性。他深知时间紧迫、刻不容缓,必须争分夺秒地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伊万诺夫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亲自联系吴国伟,表示希望能够当面与其商讨相关事宜。
吴国伟在接到伊万诺夫的请求后,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毫不拖泥带水地直接应允下来,但同时提出面谈的地点定在他位于双子城的私人庄园内。对于这个要求,伊万诺夫并未表示反对或犹豫,而是当机立断决定连夜动身前往双子城。
吴国伟这边与伊万诺夫敲定好在他这里洽谈之事后,便将其秘书马浩洋唤来,沉声道:“苏体仁着实是一名出色的特工,只可惜他的使命已然完成。我深知他对东樱生活心驰神往,那咱们就送他一程吧!”
马浩洋颔首应道:“先生所言极是。”言罢,马浩洋便率领一个班的内卫匆匆离开了庄园。
一个小时后,苏体仁的尸首如一片凋零的落叶,顺着河流缓缓向东瀛方向飘去。
六月五号清晨,伊万诺夫风风火火地踏入了吴国伟的庄园,仿佛一阵旋风席卷而来。
吴国伟满脸笑容,如春风般和煦,将伊万诺夫热情地迎进了书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