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喜的是,当特战一旅完成对所有愿意脱离伪满洲国军队人员的统计工作后,竟然惊讶地发现人数多达三万余人!要知道,现在与远东兵团正面对峙的伪满军加上日本鬼子的部队总数才不过三十五万有余而已。也就是说,差不多每十个伪满军当中就有一个人勇敢地站出来,选择摆脱傀儡政权的束缚,重新回归正义的怀抱。如此庞大的数字着实让特战一旅的将士们倍感振奋,于是他们迅速将这份详细的名单以及对应的坐标信息如实地汇报给了位于前线的指挥部。
在紧张忙碌的前线指挥部里,气氛凝重得仿佛能够凝结出水滴来。康志坚和聂裕华焦急地等待着最新的情报消息,终于,一系列有关“脱满”者的信息传送到了他们手中。
康志坚迅速将这些重要资料转交给参谋部,并下达命令:“务必尽快对这些‘脱满’者的身份和具体坐标进行详细标注!”参谋们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聂裕华则与重炮部队取得联系,再三强调在实施炮击时一定要避开那些已经标注好的区域,以免误伤无辜。
完成标注任务后,这份包含着众多“脱满”者名单及其准确位置坐标的文件被紧急发送给了专门负责接收的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重大使命,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应这些‘脱满’的部队。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便来到了七月十四号的夜晚。此时,绥芬河至小安岭一带的伪满军和小鬼子正忙活着将大量弹药分发到各一线部队,为次日上午九点发动进攻做最后的准备。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远东兵团竟然提前发起攻击。
十五日清晨五点钟,天色依然昏暗,远东兵团的炮兵阵地上却突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怒吼声。无数炮弹如雨点般砸向伪满军的前沿阵地,一时间火光冲天,硝烟弥漫。密集的炮击持续了整整半个小时,整个战场都被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所笼罩。
随着炮火逐渐延伸,远东兵团的前沿部队如同下山猛虎一般,气势汹汹地朝着伪满军冲去。一开始,伪满军还凭借着顽强的抵抗意志与远东兵团展开激烈对抗,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
因为远东兵团装备精良,特别是那威力巨大的 40 火箭筒,成为了摧毁伪满军前沿阵地火力点的致命武器。一个个火力点在火箭弹的精确打击下灰飞烟灭,而伪满军面对如此强大的攻势,却显得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防线被一步步撕裂。
就在此时,伪满军中出现了一丝军心动摇的迹象。随着两军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远东兵团如猛虎下山般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五六式冲锋枪和五六式半自动步枪喷射出连绵不绝的火舌,形成了强大的持续火力压制。与此同时,密集的 40 火箭弹如同流星一般划过天际,狠狠地砸向伪满军的阵地;迫击炮也不甘示弱,炮弹接二连三地呼啸着落下,掀起一片尘土飞扬。
这一连串凶猛的火力打击让伪满军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位于前沿阵地的伪满军士兵们再也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他们纷纷惊慌失措地抛弃自己坚守的阵地,不顾一切地朝着后方狼狈逃窜。然而,远东兵团的战士们岂会轻易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们乘胜追击,如饿狼扑食一般穷追不舍。
当伪满军好不容易撤退到第二条防线,还未来得及喘口气时,远东兵团的战士们便已经如闪电般冲杀而来。伪满军见状,急忙想要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但还未等他们有所动作,又一轮 40 火箭弹和迫击炮的轰炸再次在他们身边轰然炸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起彼伏,伪满军被吓得魂飞魄散,只得继续向后败退。
这种一退再退的局面仿佛一场可怕的瘟疫,迅速在伪满军中蔓延开来。起初只是几个阵地的溃败,但很快就演变成了全线的大逃亡。仅仅开战不到三个小时,伪满军精心构筑的防线就像纸糊的房子一般不堪一击,彻底土崩瓦解。
远东兵团的战士们士气大振,他们高呼着胜利的口号,漫山遍野地追击着四处逃窜的敌人。有的伪满军士兵试图藏匿起来躲避追捕,但敏锐的远东兵团战士总能凭借出色的侦察能力将其一一揪出。这场追击战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势不可挡。最终,大量的伪满军成为了远东兵团的俘虏,战场上弥漫着胜利的喜悦气氛。
时间回到清晨五时,当王殿忠刚刚得知前线遭遇重炮袭击时,他起初表现得相当镇定自若。毕竟,他麾下的部队已经耗费了长达半年多的时间来精心修筑坚固的防御阵地。这些工事经过长时间的打造和完善,他坚信足以抵御敌方猛烈的炮火轰击。
然而,尽管内心笃定,但出于谨慎考虑,王殿忠还是迅速将这一重要消息呈报给了他的顶头上司——关东军。
关东军司令部在接到报告后反应极为迅速,没过多久便给王殿忠发来了回电。电文中明确指出,原定的进攻时间保持不变,要求王殿忠务必坚守住防线,抵挡住当前这一轮敌人的强攻猛打。同时告知他,待到上午九点钟,鬼子的炮兵部队将会给他提供炮火支援。只要王殿忠所部能够成功抵挡敌军这轮攻势,就可以抓住时机发起反击冲锋,从而一举击溃敌人,立下不朽功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殿忠手握着这份来自主子的电报,心情愈发激动起来。他不禁开始畅想,一旦真能建立这不世之功,他的主子将会给予他怎样丰厚的赏赐呢?或许是加官晋爵、荣华富贵;又或者是获得更多的兵权与资源……种种美好的幻想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令他心驰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