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稳固管辖区域

此时在松江以北地区活跃的抗联队伍,尽管通过此次行动成功地摆脱了来自鬼子和伪满军的威胁,但令人沮丧的是,他们自己原本所占据的地盘和拥有的人口数量几乎没有得到多少实质性的扩张。换句话说,这场历经艰辛的战役对于抗联而言,几乎可以说是毫无收获可言。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之间便来到了十月五日。此时,位于布特哈—呼兰—拉林—宁古塔一线以北的鬼子和伪满军已被彻底肃清。然而与此同时,从鬼子本土紧急增援而来的多达十四万名鬼子兵却在呼兰和拉林一带与远东兵团形成了对峙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增援而来的鬼子大多都是轻装步兵,因此他们并不敢贸然发动进攻。于是乎,双方仿佛心有灵犀一般,彼此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谁也不愿意率先打破这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从而导致战事的爆发。

就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张凤祥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重要命令:要求各支部队以及全体行政工作人员立即行动起来,在各自所属的区域范围内全力以赴协助当地老百姓完成秋收工作。而且,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调动那些被俘获的伪满军士兵来提供必要的帮助。

等到秋收彻底落下帷幕之后,便着手给黎民百姓重新分配土地。紧接着,启动大规模的招兵行动,并将参军所附带的一系列优厚待遇和条件,向老百姓们逐一阐释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待此条指令正式颁布下达以后,张凤祥旋即便唤来了自己的父亲张天佑以及二舅吴国伟,共同商讨接下来究竟该怎样妥善地治理目前所掌控的这一片广袤区域。

当张天佑与吴国伟双双抵达张凤祥所在的指挥部时,吴国伟率先开口道:“凤祥,此番召唤我俩前来,莫不是想要同我们一道商榷如何对这些地域实施有效管理之事吧?”

张凤祥赶忙应声道:“正是如此,二舅!”

这时,一旁的张天佑插话进来:“依我之见呐,行军打仗方面,你可谓是游刃有余、不在话下;然而,论及处理政事,你简直就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倘若到了此刻方才开始筹谋商议,恐怕那些个县城还有城市早就变得一团糟了!”

听闻此言,张凤祥面露疑惑之色,追问道:“爹,莫非您跟二舅已然将各地的政务都安排妥当了吗?”

只见张天佑摇了摇头,回答说:“倒还未曾全部安排就绪,但起码针对战时的临时性应对措施,我们已经有所筹划部署,最起码能够确保各个地方得以正常有序地运作起来。”

张凤祥面带微笑地说道:“那就好!既然如此,那这些繁杂的政务事宜就交由你们二位一同商议并妥善处理便好啦,像我这种对政务一窍不通人,还是不掺和其中为妙。”

这时,张天佑接过话头道:“嗯,这些事务我俩商量着解决倒不成问题,但有一件事还非得与您好好商讨一番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凤祥饶有兴致地追问道:“哦?究竟是什么事儿呢?”

只见张天佑一脸严肃地回答道:“如今咱们的战斗规模日益扩大,负伤致残的战士数量亦是与日俱增。对于如何安置这些英勇负伤的将士们,不知您可有具体的规划和打算?”

张凤祥略作思索,然后胸有成竹地回应道:“关于此事,我的构想是构建起大规模的伤残救治中心,将所有的伤残士兵都统一集中到一处,给予他们应有的生活保障及照料。”

听闻此言,张天佑不禁连连点头称赞:“这个主意当真绝妙!咱们老张家向来都是有情有义之人,断不能做出既流血又流泪之事!”

站在一旁的吴国伟此时插话问道:“那么,具体该由何人来负责操办这些事项呢?”

张凤祥微微皱眉,认真思考片刻之后,果断答道:“依我之见,不妨就交由咱们远东兵团的后勤处来统筹管理并全权负责相关事宜吧!”

张天佑一脸认真地说道:“依我之见,此事应由我们所组建的政务处与兵团后勤处一同管理为宜。要知道,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大多尚未成家立业,如果有政务处从中协调斡旋,那他们个人生活方面的诸多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就在此时,吴国伟接过话头道:“嗯,此计甚妙!我觉得我们还应当趁热打铁,再建立一批诸如养殖场、纺织厂之类的工厂。如此一来,便可专门招募那些伤残军人的家属前来工作。与此同时,也可安排这些伤残士兵从事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以打发时光。倘若一个人长期无所事事,自感一无是处,久而久之,恐怕难免心生抑郁乃至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