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祥一脸严肃地回应道:“你应当感到庆幸才对,倘若真到了你派上用场的时候,那就意味着攻击部队要么遭受了惨重的伤亡,要么其进攻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然而,袁浩康显然并不服气,气鼓鼓地反驳道:“司令,您理应出手制止他们如此疯狂地向前推进!万一是小鬼子设下的阴险陷阱呢?那样一来,咱们的部队岂不是会吃大亏嘛!”
张凤祥凝视着袁浩康,缓缓开口说道:“对于小鬼子的所有情报,咱们可是早已掌握得一清二楚,绝不会出什么岔子的。因此,你赶紧率领你的第五军加快行军速度,紧紧跟随住李小胖所部和聂裕华所部。一旦李小胖的第八军成功将盛京包围起来,接下来就轮到你们第五军登场大显身手了。”
袁浩康听到张凤祥透露第五军将会成为攻打盛京的主力军这个消息后,袁浩康那原本还挂着幽怨神色的面庞瞬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变。只见袁浩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脸上绽放出兴奋的笑容,仿佛刚刚的阴霾一扫而空。紧接着,袁浩康毫不犹豫地向张凤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迅速转过身,对着身后的部队大声下达命令:“兄弟们,加快行军速度!咱们可是要在盛京打主攻!”随着袁浩康的呼喊声响起,整个队伍都像是被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动力一般,步伐明显加快了许多。
张凤祥望着袁浩康远去的背影,不禁摇了摇头,心中暗自思忖道:“这家伙,为了能痛痛快快地打小鬼子,连脸皮都不要了,真是够拼的!”然而此时,远在鬼子关东军司令部里,司令官南次郎正心急如焚地踱步。自今天凌晨收到前线发来请求战术指导的急电之后,南次郎便马不停蹄地下令调集部队前去增援。可就在南次郎忙着部署的时候,一旁的参谋长三宅光治突然出言提醒道:“司令官阁下,经过仔细核算,目前我们关东军的机动部队只剩下两个步兵旅团可用了。”南次郎闻言一惊,额头上顿时冒出了一层细汗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问道:“怎么会这样?难道其他部队都无法调动吗?”三宅光治无奈地点点头说:“是的,司令官阁下。大部分部队都有各自的防务任务,难以即刻抽身。”
南次郎咬咬牙,当机立断做出决定:“那就先让这两个步兵旅团立即出发,分别赶往奉天增援拉林和呼兰地区!同时,你马上想办法从其他部队中抽调两个师团的兵力过来支援!”
三宅光治领命而去,开始紧张地安排调兵遣将事宜。而南次郎则一刻也不敢停歇,他匆匆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笔来迅速起草了一份给大本营的紧急电报,详细汇报了当前的战况,并恳请上级给予战术指导和更多的兵力支持。
此时此刻,参谋长三宅光治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三宅光治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应对当前困境的方法。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四处都极度缺乏兵力,这让这位关东军参谋长深深地感受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涩与无力。
与此同时,南次郎发给大本营的那份紧急电报如同投入汪洋大海中的一颗石子,瞬间便被淹没得无影无踪。从发出那一刻起一直到夜幕降临,都始终未能收到来自大本营的回电。
原来,此时的鬼子大本营正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在遥远的西伯利亚地区的激烈战场之上。对于南次郎发来的这份加急电报,甚至根本就未曾进入到大本营高层们的视野范围之内。
就这样,时间一天天过去,整整三天之后,大本营终于给南次郎回了一封电报。可当南次郎满心期待地打开一看时,整个人顿时傻了眼——电报里的内容仅仅是让南次郎自行设法解决问题,因为目前大本营同样没有多余的兵力可以用来增援关东军。
要知道,关东军原本可是拥有足足四十万大军!然而有二十五万大军都部署在了前线作战。可如今前线已然全面失守,这也就意味着那二十五万大军基本上已经全军覆没了。更糟糕的是,此刻留在南次郎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还不足十五万,而南次郎不仅需要依靠这点兵力来坚守住关外的各个重要据点和区域,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去抵御敌人进攻。最为关键的是,敌人的空军力量简直超乎想象地强大!那强悍的战机群犹如钢铁洪流一般,在空中呼啸而过,其先进程度和作战能力让己方望尘莫及。以至于鬼子派出的侦察机即便冒着巨大风险深入敌阵,却依然难以获取到任何有价值的情报。这就使得鬼子如同盲人摸象般,对敌方的部署、战略意图等一无所知,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彻底沦为了睁眼瞎。
在这种极度不利的情况下,南次郎这位指挥官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绝望。南次郎深知局势已然十分危急,但又无计可施,最终只能无奈地下令各地守军拼死守住各自的阵地,并寄希望于“武士道”精神能够激励士兵们勇往直前,创造奇迹,取得这场看似毫无胜算的战争的胜利。
时间来到远东兵团发起进攻的第六天傍晚时分,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李小胖率领的第八军与聂裕华指挥的第四军相互协作、紧密配合,历经无数次跟鬼子激烈交锋后,终于成功将盛京这座重要城市团团围住。然而,此时的部队早已连续奋战了整整六天,进攻的士兵早已疲惫不堪,急需一些时间来休整和补充给养。
然而当这个令人振奋但同时也让人担忧的消息传至张凤祥耳中时,张凤祥迅速做出决策。只见张凤祥眉头紧锁,目光坚定地看向地图,果断下达命令:命袁浩康所率的第五军进一步加快行军速度,火速前往盛京接替李小胖部和聂裕华部。接到指令后的袁浩康毫不迟疑,立即毫不犹豫地向麾下将士传达了新的命令,要求全体官兵再次加快前进脚步,务必以最快速度抵达目的地。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将士马不停蹄的急行之下,第二天清晨,也就是五月一日早上六点整,袁浩康的第五军如同一支生力军,准时赶到了盛京城外。第五军的将士们顾不得一路奔波的劳累,迅速展开行动,有条不紊地开始陆陆续续接替李小胖部和聂裕华部的阵地。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换防工作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