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王者相教授一脸郑重地看着张凤祥,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年轻人,话不要说得太早。既然你有此雄心壮志,那就要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倘若日后你胆敢做出任何背叛民族利益之事,即便拼个鱼死网破,老夫等人也绝不会放过你!”张凤祥挺直身子,目光坚定地回应道:“好!就依王教授所言,今日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此时,在场的所有专家教授皆不禁笑出声来,那笑声此起彼伏,仿佛一阵欢快的乐章在空中回荡。紧接着,张凤祥面色严肃地向专家教授们详细讲述起有关他们当下所需配合安保工作等诸多事宜,而且他还不辞辛劳、不厌其烦地重复叙述了两遍。
这些专家教授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张凤祥对他们安全保障问题所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每一个人脸上都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欣慰与感激的笑容。这份来自他人的关怀让他们倍感温暖,也让他们对于接下来的行程充满信心。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大地,张龙率领着一支由精英组成的特战旅队伍,精神抖擞地护送着那些德高望重的专家教授及其众多学生,浩浩荡荡地朝着奉天兵工厂进发。这支队伍气势如虹,犹如一条钢铁长龙蜿蜒前行。
而另一边,张凤祥送别完专家教授们之后,则毫不耽搁,快马加鞭地赶往伪满军劳改之地。当他抵达目的地时,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魏来明立刻迎上前去,满脸喜色地说道:“司令,热烈欢迎您莅临劳改中心!”
张凤祥微微点头示意,目光如炬地凝视着魏来明,开门见山地问道:“我此次前来,情况与上次相同,想了解一下这里的伪满军士兵当中究竟有多少人能够符合参军条件?”
魏来明稍作思索后回答道:“司令,去年年底咱们这儿接收了将近四十万名伪满军以及满清贵族。经过长达大半年时间的精心改造,至少已有三十五万人的伪满军和前清贵族在思想觉悟方面成功通过了严格考验,可以随时随地应征入伍投身军旅生涯啦!”
张凤祥面带微笑地点了点头,赞赏地说道:“好!你做得真的很出色了!”张凤祥微微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稍后,我会安排预备役部队与你进行接洽。不过,你只需将这些人员移交予他们即可。”
小主,
魏来明恭敬地回应道:“好的,司令,请您放心!”
张凤祥满意地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嗯,接下来,你再带我好好转转这周围吧!我想更全面地了解一下这里的实际状况。”
魏来明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好的,司令。”话音刚落,魏来明便主动充当起向导的角色,引领着张凤祥开始对这座规模宏大的劳改中心展开详细的考察工作。
时间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至傍晚时分。经过一整天的深入探访和细致观察,张凤祥终于完成了对整个劳改中心的巡视。结束考察后,张凤祥立即给预备役新扩建的六个师发出紧急电报,指示他们迅速前往改造中心接收并整编那些已经完成改造的满伪军士兵。
紧接着,张凤祥马不停蹄地奔赴鱿鱼州,开启新一轮的考察之旅。在那里,张凤祥日夜奔波,仔细调研当地的各项事务。
两天后的清晨,张凤祥率领着内卫队伍披星戴月、昼夜不停地踏上了返程之路,直奔奉天而去。
当他们历经艰辛抵达奉天城时,恰好是七月十日的正午时分。此时,先前会议所确定的所有事项都已妥善处理完毕,但摆在张凤祥面前的,却是堆积如山的文件等待着他逐一审批和处理。望着眼前这一摞摞厚厚的文件,张凤祥不禁感到一阵无奈,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于是默默地坐下来,开始一份接一份认真地审阅起来。就这样,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时分,大部分文件才算基本处理妥当。
次日清晨,张凤祥踏入吴国伟的办公室,开口说道:“二舅,前些日子我马不停蹄地奔赴老爷岭,拜访了那些学富五车的专家教授们。依我估算再有两日,这些专家教授们就会抵达奉天这边!”
吴国伟回应道:“那凤祥你为何不与专家教授们同行,反而提前折返了?”
张凤祥忙不迭地说道:“我可是日以继夜、马不停蹄地奔波!”
吴国伟满心怜爱地凝视着张凤祥,感慨道:“凤祥,你即便年轻力壮,也不能如此肆意挥霍自己的身体!”
张凤祥嘴角轻扬,露出一抹宽慰的笑容,说道:“等这段时间的忙碌过去,我就能稍作歇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