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目标一致

这时,一直站在一旁倾听两人对话的任培国面露忧色,插话道:“可是,如今第十八集团军竟然调遣近二十万兵力向北进发,接下来在华北地区与日军展开战斗时,我方岂不是处于更为不利的境地?”

三统领面色凝重地开口说道:“二统领已然火速奔赴前线司令部了,依我之见,应当不会有太大问题。”言罢,三统领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张凤祥。

就在这时,吴国伟插话进来:“诸位有所不知!如今这小鬼子在华北地区已然集结了将近一百万的部队!更要命的是,据可靠情报显示,鬼子竟然还从那叶尼塞河一带抽调了足足上百万的兵力过来。看这架势,此次这帮小鬼子可是铁了心要拿下华北跟东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听到这里,张凤祥心中不禁暗自思忖起来。

张凤祥突然意识到,真正的战略高手与战役谋划者之间简直有着云泥之别。尽管自己是个来自后世之人,但在这些真正的战略大家面前,却依旧如同案板上的鱼肉一般,被对方算计得毫无还手之力。想到此处,张凤祥满脸无奈地叹气道:“放心吧,在华北地区这边,我所率领的部队定会拼死拖住至少三十万的鬼子部队。至于那些从北部增援而来的鬼子嘛,就无需各位挂怀我们远东兵团会尽最大可能消灭的。”

三统领微微点头,表示认同,接着说道:“实不相瞒,此次我来到东北地区,主要就是肩负着联络和沟通双方军队的重任。”

张凤祥闻听此言,连忙回应道:“既然如此,那便衷心祝愿咱们两军能够紧密协作、配合无间,成功识破并化解小鬼子精心布置的阴险阴谋。”

三统领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朗声道:“毋庸置疑,最终的胜利必将永远属于我们正义之师!”

就在此时,吴国伟一脸严肃地开口道:“既然如今这误会已然解开,那咱们是不是得赶快抓紧时间来商讨一下如何应对那些鬼子了?要知道,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最新情报来看,从北边增援过来的小鬼子先头部队,其距离此地最多也就只有短短七天的路程啦!”吴国伟的话语刚落,在座的其他几个人纷纷感到心头一紧,一种紧迫感瞬间弥漫开来。

大家互相对视一眼后,都深知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于是乎,四人迅速投入到紧张激烈的讨论当中,围绕着具体的配合作战事宜展开深入研讨。众人各抒己见,思维火花不断碰撞,各种策略和计划也逐渐清晰起来。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在当天下午三点的时候,一个大致的作战方案初步成型。经过一番商议和完善,这个方案基本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细节和要点,可以作为接下来行动的指导方针。

方案敲定之后,四人便毫不犹豫地起身准备分头行动。只见三统领与任培国率先走出了办公室的大门,两人刚一出门,就发现其余的相关人员早已守候在门口多时。三统领见状,赶忙高声喊道:“诸位莫要耽搁,速速随我一同返回办事处,那里还有诸多重要事务亟待处理呢!”说罢便当先迈步朝着办事处方向走去,身后紧跟着任培国以及一众随行人员。

与此同时,另一边的张凤祥也不敢有丝毫怠慢,行色匆匆地离开了原地,直奔自己所在的司令部而去。待他回到司令部后,立即下达了一道紧急军令,命白根生率领的第七军即刻向苏尼特方向全速挺进。

而留在办公室里的吴国伟,则在其他人相继离开之后,快步走到办公桌前,伸手抄起桌上的座机话筒,拨通了后勤部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他语气沉稳且坚定地下达命令道:“后勤部听令,马上安排仓库将第十八集团军目前急需的各类弹药全部装车,并组织人员昼夜不停歇地运往察蒙地区,务必确保这批物资能够及时送达前线部队手中!”得到明确指令后的后勤部人员,自然不敢有半分懈怠,当即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执行这项艰巨而又至关重要的任务。

而三统领和任培国马不停蹄地赶回办事处后,立即着手向延州总部详细汇报当前局势,并迅速将相关信息传达至前线总司令部。他们深知时间紧迫,必须争分夺秒地通知部队尽快抵达察蒙地区接收急需的弹药补给,并提前做好抵御鬼子进攻的充分准备。

就在张凤祥所部与第十八集团军也正在紧张有序地积极备战。然而,此时的鬼子华北派遣军却按兵不动,焦急地等待着来自北苏的增援部队。原来,鬼子大本营的决策层深谋远虑,为防止己方部队陷入被逐个击破的险境,下达了严令:要求所有鬼子部队全部集结完毕、整装待发之后,再一同发动雷霆万钧般的猛烈攻击。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从北苏增援而来的鬼子西路军在一路向南挺进的行军途中,竟与正北上准备同共产国际会师的那二十万‘第十八集团军’部队不期而遇。刹那间,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激烈的遭遇战瞬间打响。要知道,这批刚刚从北苏战场上撤换下来的鬼子军队可谓久经沙场、身经百战,其战斗力之强悍令人咋舌。相比之下,这些亲苏的‘第十八集团军’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军事素养方面,都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如此实力悬殊的对决,最终结局似乎早已注定……

然而,这整整二十万的部队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作战情况,西路增援的小鬼子耗费了长达一周的时间,方才将这批增援北苏的‘第十八集团军’彻底剿灭。可别小瞧了这短短七天的时光,它对于身处华北地区以及远东地区的抵抗部队而言,简直是弥足珍贵。正是借着这段来之不易的喘息之机,这些顽强不屈的将士们得以精心筹备,厉兵秣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