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三统领微微颔首,表示认同:“的确如此,果真是不出张凤祥所料。”
听到这里,大统领顿时来了兴致,他好奇地看向三统领,追问道:“哦?那张凤祥到底是作何预判的呢?快说来听听。”
三统领脸上挂着笑容,不紧不慢地开口道:“这件事,还得从此次华北反围剿讲起。那时,张凤祥所率领的远东兵团在远东一带势如破竹,将增援而来的小鬼子打得落花流水。之后,远东兵团的地面部队便与鬼子军队陷入了僵持状态。起初,我还误以为这是张凤祥故意隐匿自身实力呢。”
说到这里,三统领顿了顿,端起茶杯轻抿一口,接着继续说道:“直到咱们的反围剿取得了全面胜利,北边的苏联竟然派遣出一个代表团前来访问。就在我向他们辞行之际,张凤祥暗中示意,如果我方承受不住来自北方苏联方面的压力,可以把事情交给他去处置。再联系到今天这番谈话,我总算明白了过来,原来张凤祥一直在等待北方苏联的代表找上门来,好讨要当年满清时期被割让出去的那些土地!”
这时,二统领皱起眉头,满脸疑惑地追问道:“可这又和张凤祥仅仅与鬼子的增援部队对峙有何关联呢?”
三统领微微一笑,耐心地解释起来:“您想啊,如果当时张凤祥一举击溃了增援华北地区的鬼子部队,那么接下来他到底要不要乘胜追击呢?还有,倘若真的打下来更多的地盘,这些新占领的区域将来究竟该算作是谁的呢?”
听闻此言,一直沉默不语的大统领终于发话了:“依我看呐,张凤祥这小伙子的野心恐怕远远不止如此。不过既然他心中早已有了盘算,那咱们不妨全力配合他便是!”
三统领满脸疑惑地问道:“你的意思是……”只见大统领微微颔首,表示肯定。随后,在场的三人相视一笑,似乎心领神会般达成了某种默契。
次日,当与北苏代表团再次举行会谈时,延州方面一开始便滔滔不绝地诉起苦来。他们将自己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困境一一道出,说得那叫一个凄惨可怜,直把北苏代表们听得面面相觑,都有些不好意思再开口请求支援了。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就在双方交谈之际,延州方面特意安排的人员总是看似不经意间地透露出一些关键信息。他们告诉北苏代表,延州军队之所以能够维持正常运转,全靠远东兵团提供的强有力后勤保障。不仅如此,他们还绘声绘色地描述起远东兵团的强大实力,仿佛这支兵团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神话存在。
这些话语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就传到了尼古拉·凯尼等北苏代表团成员的耳朵里。听闻此事之后,原本对远东兵团一无所知的他们顿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开始向延州方面打听关于远东兵团的具体情况。
而此时,一直在暗中观察的三统领看到尼古拉·凯尼等人急切询问的模样,心中不禁暗喜,三统领知道这些北苏代表已经成功地上钩了。既然鱼儿已经咬饵,那么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放线收网。于是,三统领顺水推舟,开始详详细细地讲述起远东兵团的发展历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随着三统领的叙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逐渐展现在众人面前。当尼古拉·凯尼等人听到远东兵团的崛起历程竟然与北苏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他们更是兴奋不已,立刻迫不及待地提出希望延州方面能够帮忙引荐一下,好让他们有机会与这个强大的军团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
最终,经过一番谈判和协商,北苏代表做出了一项重大让步——北苏承诺给予延州方面一百个工科类大学生的名额。这个条件对于延州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毕竟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将会有力推动将来国家的科技和建设。
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延州方面的三统领尽管心中仍有一些顾虑,但还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下来。与此同时,为了显示出对北苏的充分尊重以及双方合作的诚意,延州决定派出三统领亲自带领队伍前往奉天,负责向北苏方面引荐相关事宜。
就在延州这边紧锣密鼓地筹备行程之际,另一支来自北苏的代表团悄然抵达了雾都。这支代表团由安德烈·杰德和列夫·哈尔共同领导,他们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前来寻求支持与合作。
当代表团顺利抵达雾都的北苏大使馆后,众人稍作休整便马不停蹄地与大使奥列格·彼得举行了一场简短但却至关重要的碰面会。会上,安德烈·杰德详细地向奥列格·彼得介绍了北苏目前所处的严峻形势: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外敌已经打到首都附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
听完汇报后的奥列格·彼得深知情况万分紧急,刻不容缓,当即决定带领安德烈·杰德等人火速前去拜会国府高层,希望能够争取到更多的援助和支持。
无巧不成书,此时的国府高层们正聚集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接下来针对鬼子侵略者的整体作战规划。正当大家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的时候,侍卫突然进来禀报说北苏大使求见。
听闻此言,蒋瑞元丝毫不敢怠慢,他深知北苏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能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并获得其支持,对于对抗日本侵略必将大有裨益。于是,蒋瑞元毫不犹豫地下令立即邀请北苏大使一行进入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