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5章 摧枯拉朽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王朝和马汉匆匆赶到了司令部。他们两人的脸上带着些许疑惑,但更多的是对到司令部来具体会有什么任务的期待与好奇。张凤祥见到二人后,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开始详细地讲述起当前的局势和国府方面的安排。
“国府将会派遣一支部队来协助我们的预备役部队接管占领区。”张凤祥严肃地说道,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两位得力干将。接着,张凤祥稍稍停顿了一下,继续强调道:“而且,我要明确告诉你们,这支援军将完全归你们俩统一指挥和管理!”
听到这个消息,王朝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立刻反应过来,连忙问道:“司令,您的意思是说,这些来自国府的部队,其所有的行为准则都必须严格按照我军的标准来执行吗?”
张凤祥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回答道:“没错,正是如此。无论是军纪还是日常行为规范,都不能有任何特殊对待。”
这时,马汉突然开口问道:“司令,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何不干脆自行招募新的部队?这样不是更能保证队伍的统一性和忠诚度吗?”
面对马汉的疑问,张凤祥不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他轻轻叹了口气,解释道:“目前的情况你们两个也都清楚,东北地区虽然地域辽阔,但总人口不过才一千多万而已。经过之前的大规模征兵,我们已经招募了将近两百万人入伍,这几乎已经超过了兵员数量的极限。如果再强行招募新兵,不仅会严重影响东北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秩序,还可能导致民众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所以,现阶段依靠外部援军来补充兵力,是最为可行的办法。”
王朝和马汉听了张凤祥这番话,心中顿时恍然大悟。他俩深知此次任务的无奈性和挑战性,也明白自己肩负着何等重大的责任。于是,两人对视一眼,齐声说道:“请司令放心,我们一定不负重托,圆满完成这次任务!”
张凤祥接着说道:“此次行动意义非凡,乃是要立下绝世功勋,所以咱们万不可能独占所有功劳,需得与他人分润一二才行。”
这话一出,王朝和马汉二人对视一眼,齐声应道:“司令,我等已然明了,定当全力以赴,确保任务圆满达成!”张凤祥微微颔首,表示满意,接着言道:“既然如此甚好,那你们两个便速速去做准备吧!”话音刚落,只见王朝和马汉双双挺直身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异口同声地回应道:“是,司令!”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时间来到了十二月十三日上午十时整。此时此刻,在西乌尔特、乔巴山以及鱿鱼州最西端的三个前线攻击群所在之处,几乎同一时刻升腾起三道炫目的信号弹,直冲云霄。刹那间,整个远东地区那些与我方对峙的鬼子阵地,瞬间被如雨点般密集的重炮火力所覆盖。按照事先拟定的作战计划,这场重炮轰击将会持续整整四个小时之久。而此番猛烈炮击的目的,正是为了回击日军此前在金陵城中长达四十余天惨无人道的大屠杀暴行。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时针终于指向了下午两点钟。此时,以 59 式主战坦克为首的钢铁洪流,犹如出山猛虎一般,咆哮着朝着日军阵地发起了凌厉的攻势。由于先前的重炮炮击实在太过凶猛,以至于处于前沿阵地上的所有日军士兵,皆已在炮火的肆虐下丧失了生命体征,毫无半点生机可言。
地面部队在坦克集群那无坚不摧的钢铁洪流掩护之下,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所到之处,敌人无不望风披靡、丢盔弃甲。
与此同时,远在叶尼塞河附近与北苏正处于紧张对峙状态中的鬼子原关东军总指挥官——梅津美治郎上将,在获知了远东兵团突然发动如此猛烈攻势之后,心中猛地一沉,瞬间便意识到了事态已经发展到了极其严峻的地步。他深知,如果不能及时阻止这股来势汹汹的敌军,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于是,这位经验丰富的鬼子将领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从叶尼塞河畔前线部署的多达三百万之众的庞大军队之中,迅速抽调出整整五十万人马,火急火燎地向南疾驰而去,以期能够尽快驰援。不仅如此,梅津美治郎上将还在第一时间向鬼子本土的大本营发去了一份措辞恳切且详尽的紧急战术指导书,恳请大本营协调指挥位于高丽半岛以及华北地区的其他鬼子部队,共同采取行动,对正在进攻的远东兵团形成有效的牵制和策应之势。
然而,即便完成了以上一系列紧急部署措施,梅津美治郎上将依然觉得心里不够踏实,仿佛有一块沉甸甸的巨石压在心头一般。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又立即召集了自己的参谋团队,要求他们必须争分夺秒地制定出一套更为完善、周全的应对方案来。
就在叶尼塞河畔的大批鬼子部队开始匆匆忙忙地南下之际,与之针锋相对的北苏部队自然也很快察觉到了这一动向。当北苏西伯利亚方面军总司令瓦图京上将接收到有关鬼子部队大规模调兵遣将的情报时,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通过加密电台向北苏政府详细汇报了当前所面临的紧迫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