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鬼子周家口至彭城的部队刚刚接到命令,准备启程前往增援的时候,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的赵卫国却突然下达了一道命令。他果断地命令前沿部队向鬼子发起猛烈的攻击,一时间,整个应国城至沂州一线的广大区域内,炮声隆隆,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当八路军得知鬼子有增援部队即将到来的消息后,他们毫不犹豫地将远东兵团支援的剩余所有坦克全部投入到打援行动中。这一决策并非草率之举,而是基于开战以来前线攻击部队的详细汇报。
根据这些汇报,步坦协同作战在突破鬼子防御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效果。坦克装甲在前方冲锋,不仅能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还能为步兵提供安全的掩体。这种战术配合使得部队的伤亡大大减少,进攻变得异常顺利。
就在八路军与第三集团军在淮水以北地区与鬼子激烈交火之际,国府方面也在紧张地召开会议,讨论当前的形势。戴春风详细地汇报了情报部门所收集得来的情报如抽丝剥茧般被一一讲述,最终国府高层众口一词,认为这无疑是又一次反攻鬼子的绝佳契机。于是,蒋瑞元果断下令,第三战区和第九战区要如猛虎下山般抓住机会,于三日后(九月五日)再度集结于大江沿线,向鬼子发起反攻。与此同时,蒋瑞元还严令第五战区的刘经扶司令,要如同紧密咬合的齿轮一般,与八路军及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至此,由于远东兵团和八路军在年初签订的一份协议,使的整个华中地域竟演变成了与鬼子决战的区域!
此时此刻,华中派遣军司令部内,畑俊六面色凝重地凝视着地图,淮水以北地区的战局已然乱作一团,就像一锅沸腾的粥。他深知,如今的局势已然超出了他所能掌控的范围。
畑俊六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再次向鬼子大本营汇报这一紧急情况。这份报告如同一道惊雷,在鬼子大本营的参谋本部引起轩然大波。
陆军大臣山田乙三在收到畑俊六的报告后,心中亦是一惊。他深知局势的严重性,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起身前往内阁首府,拜见东条英机首相,共同商议应对之策。
在首相府内,山田乙三和东条英机进行了长达五个小时的紧急会谈。两人深入探讨了当前的战局以及可能的应对措施,气氛异常凝重。
会谈结束后,山田乙三匆匆返回陆军参谋本部。他深知时间紧迫,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于是,山田乙三毫不犹豫地下达命令:山下奉文的第一方面军即刻紧急开赴国府大江流域,加强那里的防御力量;同时,阿南惟几的第二军以及驻守在瀛洲的第十方面军需抽调两个师团火速南下,增援东南半岛。
当山田乙三下达完这个命令之后,陆军参谋本部幕僚长白川义则面露忧虑地问道:“山田阁下,您将第一、第二方面军全部调离本土,那么本土的防卫该如何保障呢?”
山田乙三似乎早有准备,他镇定地回答道:“我已经与东条君商议过此事,东条君会再次上奏天皇陛下,请求继续征兵五百万。”
然而,白川义则的眉头并没有因此舒展,他紧接着说道:“山田阁下,如今帝国已经没有足够的适龄青年用于扩军了。”
山田乙三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他怒不可遏地大骂道:“八格牙路!那就调整征兵年龄!”
白川义则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应道:“山田君,目前帝国的征兵年龄已经调整到十六岁至四十岁了,还能如何调整呢?”
山田乙三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然后他咬牙切齿地说道:“那就调整为十四岁至四十五岁吧!”
白川义则心中虽然对这个决定感到十分担忧,但他也明白如今的局势已经迫在眉睫,于是白川义则只能应道:“哈衣!”
就这样,在第二天,驻扎在鬼子本土的第一方面军和第二方面军接到了前往国府华中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命令。
紧接着,鬼子天皇毫不犹豫地再次下诏,要求鬼子国内以及其所控制的地区内,迅速展开一场规模空前的扩招行动,目标是再招募五百万部队。这一决定犹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千层浪。
与此同时,由八路军发起的反攻鬼子沂州和应国城的战斗,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点燃了华中地区的大混战。这场混战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期间双方激烈交锋,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然而,直到山下奉文率领的第一方面军终于抵达大江流域,国府方面的部队才逐渐停止了反攻。因为这一支鬼子增援部队是由四个军组成的强大军队,共计六十万兵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给战局带来了巨大的变数。
在这次激烈的反攻中,国府军队展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斗能力。国府军队不仅成功光复了二十五个县的地盘,虽然这些县并非战略要地,但对于提振国府军队的士气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八路军这边,尽管未能占领沂州和应国城这两座城市,但他们却将两座城市周边的所有地盘全部纳入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这无疑是一次重大的战略胜利,同时也检验了八路军如今部队的作战能力,尤其是步坦协同战术的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赵卫国的第三集团军在这场会战中,依然将其视为消灭鬼子有生力量的绞肉机。远东兵团第三集团军毫不留情地与鬼子展开屠杀任务,用鬼子的鲜血和生命书写着让小鬼子侵略者成为这片土地养分以及赎罪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