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入口太过狭窄且道路具有唯一性,他们进入之后没有立刻打起探灯。头戴式探灯戴头上容易磕碰,卡住之后很麻烦。
这里的裂缝基本一站到底,因此只需要摸黑往前走就行。蚰蜒喜欢温暖的地方,缝隙里的温度虽然比外面暖和,但相对来说还是很冷。何况这一队人全是蚊香体质,实在没必要怕虫。
很快,张海桐就感觉到前面人挪动的动作停了下来。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来到了缝隙后面较为宽敞的地方。
张海桐走出去后,立刻戴上了头戴式探灯。这里的眼睛骤然暴露在光明之下,让他的眼睛流出些许生理泪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眼前的通道有明显的人工开凿痕迹。接下来的路程十分顺利,而且盗洞一路向下,他们只需要匍匐前进就行。比向上爬要省不少力气。
随着温度回升,张海桐四肢也越来越灵活。爬出盗洞后,他已经脱掉了身上的棉衣系在腰上。
盗洞的尽头是一间狭小的墓室,里面只剩下一些残破的陪葬品。陶制品几乎全部碎成了渣子,和因为地质活动而断裂的墓室地板混为一体,渐渐成了泥土,分不清到底是冥器还是毫无意义的石块灰土。
青铜器和玉器所剩无几,尤其是玉器。张海桐只看见一些断裂的残次品,不值几个钱。
墓室里还有一些没有完全氧化毁坏的骨器和象牙制品。他大概看了一下,结合墓室的建造特征,猜测可能是商周时期的古墓。
不过这座古墓现在已经名存实亡,剩下的东西拿出去都只能当破烂卖,应该能保几个月的吃穿。完全抵不上一路的辛苦。何况青铜器太重,背着这么个玩意儿下山,半路不是饿死冻死就是累死。
一般人也想不到爬这上面来盗墓,那实在有点反人类了。
而在他们头顶上方,以及左手边的墙壁都和整间耳室的建筑材料格格不入。完全是两种相隔千百年的建造技术。
头顶和左手边的不同,只代表一个可能。
有人在这里强行打了一个新的墓室地基出来,就横插在这座商周古墓的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