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队伍终于沿着缓坡爬上了那座曾经是座山峰的高台后,陶巅便命队伍停了下来。
此时,就应该是工匠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陶巅让精通种植的庄稼老把式集体出来提意见。
等到统一了所有人的意见以后,陶巅就给所有的壮劳力指点好了附近塌陷成原来一半高度的肥沃山坡。他们的任务是随着这些种田老手,抗着竹竿,定下梯田的界线。
这时候,就不得不说说系统又做了一件大好事了。用裂山菌种分解山坡表面岩石的时候,系统还给梯田留了个天然的石头边沿。这样就可以防止以后有蚯蚓将梯田边沿钻松漏水。
虽然现在还没确定好过段时间要栽种什么样的粮食,但万一要是水稻的话,这些石头边沿就是最好的防漏小堤坝了。
那些上去耕地的人,具体的操作陶巅 不干预。他只是对这些人说:“把这山坡顶部的 森林全都给我留着,因为那上面有很好的水源,可以维持溪流顺山而下,谁祸害水源我就砍死谁。
如果有想种稻田的,就必须更要帮我看着这些水源。举报祸害水源者有奖。奖励被砍者全家的资源。
虽然说你们的意见都是要种水稻,但是我的意见高处还是种小麦比较好,。因为是山地,所以上面要比下面温度低一些,小麦比水稻更抗冻,在很冷的严寒中都不会被冻死。
老秦头(种粮食好手),你们这些人都给我规划好了,一定要做到让地产出最多的粮食。
我这里有农具与牲畜。这里的劳动力,但凡开荒一亩的,我就给薪酬10文,每过10亩地就奖赏给5斤粮食,而且是薪酬日结。
自己用竹竿标好开完的田地。验证以后登记,下山以后即刻付钱。”
他这么一说,那些人还哪有不疯的?他们都是祖祖辈辈庄稼地里刨食出来的人,天生就有着对土地的狂野热爱,而且现在的他们实在是太缺钱,也实在是太想安定下来了。
当即所有人就兴奋无比地随着陶巅去往了附近的一个山洞,因为那里有他们种庄稼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当陶巅插入巨大的钥匙,扳动机关以后,巨大的山洞门缓缓转开,众人向里面一看,一下就都欢呼了起来。
原来山洞里不但有摆放整齐的一垛垛粮食种子,旁边还有他们从未见过的各种犁与各种农具。
这些新奇的东西,别说他们了,就是陶巅也是从来没见过的。但他要是不介绍,这些人也就真不会用。
于是陶巅只能硬着头皮,唤来一头大野猪,在系统的指挥下,将这些奇形怪状的犁与农具的用法给他们 演示上一遍。
而这些人不亏是常年种地的,只是看了一遍,就立刻学会了这些农具的用法。
等把这些流民交给厢军,安排他们开始领农具以后,陶巅就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力不从心。
没种过地的人给一直种地的人搞什么讲解,要是闹出笑话来,我这张俊脸往哪儿搁?
“实在不行,你撕下来当鞋垫也行。”系统幸灾乐祸地道。
“我诚挚地问候你家十八代的祖宗,你个虚拟没脸没皮的智障#@¥#%%¥#&……”本来就有些气,陶巅这回可算是找到了发泄的对象。
而系统此时还不出声了。所以陶巅畅所欲言地进行了一顿含妈量为100%的宣泄。
等他骂够了,夕阳的余晖也开始降临了,陶巅惊觉身边已经没有了几个人。然后放眼望去,就只见了满山坡全是生猛无比的开荒人。
他们赶着野猪,野猪拉着犁,人与猪全都卖力无比地干着活儿,完全不顾及现在的天马上就快要黑了。
还是这些土里刨食的人有干劲儿。这么有干劲儿,这山坡的荒地不是几天就能开垦完?陶巅默默地站在原地看了好久。年轻真好,我就没有那种非干不可的欲望,这可怎么办?
又看了一会儿,陶巅转过身来,命令剩下的非壮劳动力与工匠们,从山洞中搬出了一卷一卷的大棚膜与支架。天晚了,怎么也得给这些人搭个风雨不透的窝棚出来。
于是在经验丰富的工匠带领下,众人将搭建暖棚所有的工具与材料搬到了选定的流民驻扎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