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校内教育资源
1.跨学科课程融合
1.学校应推动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例如,在语文课程中融入科学故事写作,让孩子们根据科学实验或者科学现象编写故事,这样既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美术课程中,让孩子们根据科学概念进行艺术创作,如根据细胞结构创作绘画作品,使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科学的美。
2.校本科学课程开发
1.学校要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地域特色开发校本科学课程。如果学校位于海边,可以开发海洋科学相关的校本课程,包括海洋生物、海洋生态、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标本制作等形式进行教学,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海洋科学知识。
(二)拓展校外教育资源
1.高校资源的利用
1.高校可以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为娃娃们提供科学教育资源。高校的实验室可以定期向中小学开放,让孩子们有机会参观高校的高端实验设备,如电子显微镜等,并由高校的研究生或教授进行简单的讲解。高校还可以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中小学开展科学辅导活动,如指导孩子们进行科学小发明等。
2.国际科学教育资源共享
1.借助互联网,积极引入国际科学教育资源。例如,国外一些着名的科学教育网站上有很多有趣的科学课程和实验视频,学校和家庭可以筛选适合娃娃们观看的内容。同时,可以开展国际科学教育交流项目,如线上的国际科学知识竞赛,让孩子们与国外的小朋友进行科学知识的交流和竞争。
四、联动教育主体:协同推动科学教育
(一)家庭 - 学校 - 社会三位一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