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思想基础
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思想成果确实成为了后来各个文明发展的基石。无论是西方文明中的民主、科学思想的发展根源可以追溯到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还是中国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价值观念仍然可以从先秦诸子那里找到源头,这些都表明了“轴心时代”理论在解释文明发展思想传承方面的合理性。
(二)可商榷之处
1.时代界定的模糊性
虽然理论明确了公元前800年 - 公元前200年这一时间段,但在具体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如此整齐划一地局限在这一区间。例如,有些文明可能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了思想的萌芽,而有些思想的成熟和传播可能跨越了这个时间段。
2.文明的不均衡性
在对各个文明的关注上,可能存在不均衡的情况。一些在当时相对边缘或者影响力较小的文明可能被忽视,而更多地聚焦在几个主要的、有广泛影响力的文明上,这可能会导致对人类文明全貌理解的偏差。
然而,尽管存在这些可商榷之处,我们仍然可以将“轴心时代”理论视为一个有效的解释人类文明的理论框架,通过忽略一些细节而把握其整体的意义。
四、思脉运行中的科学与心神解脱
(一)科学与思脉运行
科学在现代社会的思脉运行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入,从物理学的微观粒子探索到宇宙学的宏观天体研究,从生物学的基因奥秘到医学的疾病防治,科学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手段。科学的逻辑思维、实证方法等也影响了人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思脉在理性、客观的轨道上运行。
(二)心神与思脉运行
然而,思脉运行不能仅仅局限于科学的层面。心神在这里代表着人类的精神、情感、直觉等非科学理性的方面。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度依赖科学,而忽视了心神的需求。心神的恍惚状态并非是一种消极的状态,而是一种超越理性思维的精神体验。例如,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常常需要进入一种心神恍惚的状态,以获取灵感,这种灵感往往是无法用科学逻辑来解释的。
(三)双重解脱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这里将科学比作老虎,心神比作猴子。如果只有科学的发展而忽视了心神的需求,或者只有心神的放纵而缺乏科学的支撑,都不能实现真正的解脱。真正的解脱应该是科学和心神都得到解放。科学的解脱意味着突破现有的科学范式,不断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不被已有的科学理论所束缚;心神的解脱则意味着摆脱现代社会的功利性、物质性的束缚,回归到人类精神的本真状态,如在冥想、艺术欣赏等活动中体验到的精神愉悦。只有当科学和心神都在思脉运行中找到自己的平衡和解放,人类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解脱。
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理论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为我们理解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同时,在现代思脉运行中,我们需要重视科学与心神的双重解脱,以实现人类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