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韩母回忆录6 破庙三结义

岳飞闻言,立刻上前一步,挺直身躯,正要拱手答道:“末将——带来八……”

然而,“八百”这个数目才刚出口一半,他便敏锐地察觉到赵玖身旁几位官员眼中的鄙夷之色。

秦桧见状,心中暗道不妙,袖中手指轻轻一动,立刻抬手拦住岳飞,接过话头,神色不变,声音沉稳而自信:“启禀陛下,我等此次带来了十营兵力,每营八百人,总计八千。”

王渊闻言,眉头皱得更深了,语气微带质疑:“别家一营五百兵,你们为何是八百?”

秦桧微微一笑,语气不急不缓:“此乃欧洲传来的新式战法,称作‘马其顿方阵’需要八百人才能成阵,王将军不知也属常理。此阵能以长矛御骑兵,盾牌互相掩护,防守严密,若加以练兵,定可破金军之骑兵战法。”

说话间,他略一抬手,对着赵玖拱手:“请陛下移驾帐外,一观此阵!”

赵玖微微挑眉,似乎来了兴趣,抬手示意随众前往。

大帐外,空地上,岳飞亲率部队摆出阵型。

夜色下,八百名士卒列阵完毕,手持长矛,盾牌交错,严阵以待。盾牌的边缘紧贴,仿佛一面铜墙铁壁,而士卒手中的长矛却从盾牌间隙刺出,密密麻麻,如同森然尖刺。月光照在矛尖上,泛着冷冽的光。

赵玖站在高台上,神情凝重,目光随着火光扫过每一名士卒,最终落在整个战阵之上,眼中露出一丝震撼之色。

王渊等一众武将更是目瞪口呆,倒吸一口凉气。

“这……”王渊喃喃自语,脸上的轻蔑之色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震撼,“此阵……竟可做到如此密不透风?若是对抗骑兵,岂不是……岂不是能立于不败之地?”

秦桧负手而立,微微一笑,轻轻点头:“正是。”

他目光从赵玖脸上扫过,见赵玖神色激动,便知自己的布置奏效。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这支方阵,其实是他们唯一的一支部队,而所谓的‘十营八千兵’——不过是秦桧信口胡诌的谎言。

但赵玖信了。

他越看越激动,身旁的太监都能听见他急促的呼吸声。他忽然回头,目光凌厉地落在秦桧、岳飞、独孤求败三人身上,语气低沉而充满试探:“秦大人,如今行在虽在八公山,但下方便是下蔡城,城中镇守的正是张俊。”

赵玖话音一顿,目光锐利如剑:“张俊此人,如今不听号令,甚至有传言说他欲投降金人。张俊手握数万大军,若是叛变,你们这一点兵力,怕是护不住行在。”

帐外的风吹过,将士们手中的长矛微微晃动,映得寒光凛然。

空气瞬间凝固。

赵玖的话意再明显不过——

这是在试探他们的能力!

帐内外的文武官员们目光炯炯,盯着三人,等着他们的回答。

秦桧与独孤求败对视了一眼,下一瞬,秦桧微微一笑,沉稳地拱手:“官家放心,十日之内,必让张俊开城迎驾!”

赵玖的目光微微一闪,似乎并不意外秦桧的回答,反倒露出一抹满意的笑意。

“好!”赵玖重重点头,眼中透着几分赞赏,“秦卿,若能做到,朕当重赏!”

他目光扫过独孤求败与岳飞,缓缓道:“岳飞,封武略将军,听令行事;秦桧,封行在参知政事,全权调度谋划;慕容燕(独孤求败),封护军都尉。”

三人齐齐拱手,口中应诺。

赵玖满意地点头,大手一挥:“三位卿家,不知道办妥此事,需要何种助力,有什么去求尽管说来,行在之中会尽力配合。”听得赵玖问及所需助力,秦桧早已等着这一刻,微微抬眸,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眼底透着一丝算计。

他缓缓拱手,语气谦恭,言辞间却带着巧妙的分寸:“官家,我等兄弟三人虽率军南下,兵力尚足,可如今却无兵响(军饷)。将士若无银钱支撑,纵然有忠心,也难保士气不散。若要让他们效死战,万不可使其寒了心。”

赵玖微微一顿,双眸微眯,旋即轻轻点了点头。

秦桧话中之意,他如何听不明白?

兵贵神速,粮饷却是调兵遣将的根本。如今行在虽初建,但各地税赋已渐渐向八公山汇集,金银储备暂且充足。眼下最重要的,是夺回军事主动权,稳定南方。

赵玖沉吟片刻,终于大手一挥:“行在之中并不缺金银!”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