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整一首诗,感受一下这氛围感:
告别朝歌后就隐居在这儿,天天看着绿水绕着青山,日子别提多惬意。捧着两卷《黄庭》,悠悠然消磨着漫长的白天,偶尔钓上三条金鲤,就能开心得合不拢嘴。柳树林里黄莺欢快地歌唱,岸边溪水潺潺流淌。祥瑞之气漫天飘散,就等着文王坐着仙驾来寻访贤才啦。
且说那武吉心急如焚,脚下生风,一路狂奔至溪边。他远远便望见姜子牙独自一人悠然自得地端坐于垂杨树下,身旁放置着一只破旧的鱼篓。只见那渔竿仿若失去控制一般,随着碧绿的水波肆意飘荡。而姜子牙却不以为意,口中轻声哼唱着不知名的小曲儿,脸上洋溢着闲适与惬意,仿佛世间万物皆不能扰其心神。
武吉见状,不敢贸然上前惊扰,只得小心翼翼、蹑手蹑脚地移步到姜子牙身后。待行至近前,他才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并轻声喊道:“姜老爷!小的武吉拜见您老人家啦!”
姜子牙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是武吉,便说道:“哟,你不就是那天在这儿的樵夫嘛。”
武吉连忙应道:“正是我,姜老爷。”
姜子牙接着问:“你那天是不是真打死人啦?”
武吉一听,“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哭哭啼啼地说道:“姜老爷,我就是个山里的粗人,拿着斧子砍柴的大老粗,哪懂那些高深的道理呀。我这肉眼凡胎,有眼不识泰山,没认出您是高明的隐世高人。前几天我那嘴欠,一句话冒犯了您,您大人有大量,可千万别往心里去。您就行行好,大发慈悲,救救我吧,就当是普度众生啦!那天我跟您告别后,走到南门,倒霉透顶,正遇上文王的车驾。我挑着柴想躲开,结果不小心弄塌了尖担,真就把守门军王相给打死了。文王判了我的罪,按道理我得抵命。我一想到家里还有个老母亲,她孤苦伶仃,没人照顾,肯定得饿死在沟里,我心里就难受得不行。多亏上大夫散宜生老爷替我向文王求情,暂时放我回家,让我把母亲的后事料理好,过不了多久我还是得去抵王相的命。这么一来,我和母亲的命都保不住了。我今天特地来求您,姜老爷,您可一定要可怜可怜我,救救我这条小命,保全我们母子俩。我以后做牛做马,结草衔环,也一定会报答您的大恩大德!”
姜子牙听闻此言后,不紧不慢地捋着自己那花白的胡须,缓缓开口说道:“命数这玩意儿啊,一旦注定下来,想要更改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呐。你既然失手打死了人,按照世间的规矩,那就得用你的性命来偿还这笔血债,老夫就算有心相助,也是回天乏术啊!”
武吉听到这番话,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瞬间破灭了,他整个人如遭雷击般瘫坐在地上,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汹涌而出,哭得愈发伤心欲绝起来。只见他双手紧紧抱住姜子牙的双腿,不停地磕头哀求道:“姜老爷啊,您可是出了名的心善之人呐,平日里连一只小小的昆虫、一株不起眼的草木都舍不得去伤害,求求您大发慈悲,救救我们孤儿寡母吧!只要您肯出手相救,哪怕让我做牛做马,这辈子我都绝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呀!”
姜子牙见武吉态度诚恳,而且掐指一算,知道这小子日后必有大出息,便说:“你要我救你也行,你得拜我为师,我才出手。”
武吉一听,想都没想,“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就拜了师。